正文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4)

阴阳一调百病消 作者:罗大伦


人们常说中医很厉害,其实,厉害就厉害在辨证上,那辨证到底是在辨什么呢?辨的是阴阳,辨的是寒热。一句话,辨的是身体处于何种状态。只要弄清了身体的状态,调理起来就容易了。同样是咳嗽,但身体的状态可能完全不同。寒的状态,人会咳嗽,热的状态,人也会咳嗽;所以,中医强调一人一方,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也要用不同的方子。上面这个小伙子,他咳嗽是因为肺部处于寒的状态,所以我给他用了温热的药;如果肺部处于热的状态,我们又该如何调理呢?

有一位老患者,是我一位同学的母亲。因这位同学在外地,所以老太太都是找我调理身体的,效果不错,因此她对我很是信赖。这一天,我跟她通电话,听到她说话有气无力的,而且咳声阵阵,忙问怎么了。她说这几天一直在咳嗽,吃了很多的药都没有控制住。我就立刻问她,咳嗽是否有痰,她说有;我又问痰的颜色,她说是黄色的块状痰。

这样我就明白了。但我给老人调理身体一直很谨慎,有的年轻人我通过电话就给开方子了,对老人则从来不敢,因此还特意跑到了她家里,给诊了脉,查了舌象,才敢开方子。

我断定她是外感导致的肺热不清,此时要清热利肺,就开了方子:双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枇杷叶、浙贝、杏仁、前胡。这个方子里面基本都是凉的药,完全是针对热证的。结果第三天我接到电话,她说咳嗽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从这两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出,一个小伙子,一位老太太,他们同样咳嗽,但身体却完全处于不同的状态:小伙子是肺部有寒,老太太是肺部有热。试想一下,如果将他们两位的药互换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我写过那么多的古代医家,要问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好的医生能够准确地判断阴阳和寒热,每次作为配角出现的庸医,都是在阴阳和寒热这样的大方向上搞错了,所以才沦为庸医,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有。

我不敢说自己每次诊断都正确,但是我能够看到这里面的关键,在考博士之前,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只要是好的医生,一律都是辨证准确;患者躲着走的医生,一定是辨证乱七八糟。所以,我在报考博士的时候选择了中医诊断学,立志要好好研究这门学问。

第二节

健康不健康,寒热来主张

不健康的身体存在两种状态:一为寒;一为热。但值得注意的是,寒的状态和热的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时刻都在变化,寒热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感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