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6)

阴阳一调百病消 作者:罗大伦


这个时候如果咳嗽,可以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这个方子里面基本都是温药,可以帮助身体组织抵抗,切记不可以用寒凉的药物。

如果在外寒的阶段处理及时,根据我的经验,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感冒解除掉。如果您没有注意,那么,寒邪继续深入,很快就会到内热阶段。

什么叫内热阶段呢?原来,随着外邪深入,体内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外邪展开激烈的斗争,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是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骨节酸痛、咳嗽,等等;诊断指征是: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指征,我也经常通过痰和鼻涕来分析病情。

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扁桃体发炎了,开始咳嗽了,这些都让人无比难受啊!

此时要用清凉派清内热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药物组合是:双黄连口服液,内容是双花(金银花的别称)、黄芩、连翘,简称双黄连。

如果严重,我倒是建议各位自己去药店买草药来熬,下面这个药茶方子是我经常用的,是我外祖父王恩阁先生的方子。此方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我给加上了一味苏叶,用来调理感冒初起,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基本方是:双花十克、连翘十五克、防风六克、前胡三克、白僵蚕十克(捣)、公英十克、地丁十克、射干六克、苏叶六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

如果咳嗽而且痰黄还可以加上浙贝母、枇杷叶各十克。

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对缓解咽喉疼痛效果非常好。熬好药以后,要像喝茶一样喝,随热随喝,不能一天喝两次就算了,这样才能使药力持续,所以,我管这个方子叫药茶方,要把它当做茶来服用。

此方是解外寒同时清内热的思路,是由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思路变化来的,比较有效。如果能让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有所加减就更好了,孕妇忌服。

既然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内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因此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内热证了,那这个病一定极其严重了。

一般情况下,喝几副这样的中药,内热就可以解除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