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7)

阴阳一调百病消 作者:罗大伦


如果在内热的阶段处理及时,依我的经验,基本可以在两天内解决掉感冒(有些人症状的减轻过程会持续几天),而且绝对不会再发展。然而,现在一些人受西方的影响很深,认为感冒没有什么特效药,过七天自然就好了。不久前,我看中央电视台请了北京某大医院的三位大专家谈论感冒,其中的两位说:“感冒就是回家多喝水,然后休息七天,自己就好了。人家美国也是这样做的。”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论科学技术,美国肯定比我们发达;但论养生,美国就不如我们了,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养生智慧。

第三节

如何清除身体的寒湿和暑湿

疾病是一种状态,要么寒,要么热。这个寒热又可以与湿相结合,使身体出现寒湿和湿热的状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要弄清寒湿和湿热感冒,我们应该先来了解湿邪。

湿气从哪里来?它来自大自然,来自我们的体内。

大自然湿气重了,比如桑拿天、比如江南水乡,整个大环境湿气都重,就会使人体出现相应的变化。

我们体内的湿气来源也很多,无度地饮茶,吃得太肥甘厚腻了,导致脾胃不能运化,都会产生湿气;有时阳气不足,也会导致湿气无法化去——本来喝的水就不多,代谢得更少。

但是,湿气本身并不是感冒的病原体。我们称湿气为邪气,可湿气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感冒,湿气的最大危害是让身体的运转异常,身体运转一异常,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最终使得你感冒。

各位要了解:湿是六邪中唯一的有形之邪,其他的四邪都可以和湿结合,比如暑湿、寒湿、湿热、风湿,只有燥和湿相反,所以没有结合。

本来是“湿为阴邪,非温不化”,但是这么一结合,湿也就出来寒热了。所以,在治疗湿气引起的感冒时,也要分清阴阳。分阴阳的思路大家要记住,这是中医的原则。

如果寒气和湿气结合,导致人体紊乱,那么人体就会出现舌苔白厚、身体发冷、头晕头重像戴着帽子、胸闷,最明显的是脾胃往往出现问题,比如腹痛、欲呕、腹泻,等等,此时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寒湿感冒(如果脾胃症状严重,我们也称为胃肠型感冒)。

这时该如何调理呢?中医的思路仍然是调阴阳,既然体内有寒,还有湿,我们只要将寒湿赶出去,身体阴阳一平衡,病自然就好了。根本不用去想办法杀灭感冒病毒,其实,到今天为止,西医也没办法杀灭它。这种感冒往往越是打抗生素就越重,很多人患上这种感冒后发烧,就去医院打点滴,结果,不仅高烧不退,人还越来越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