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绅士的精神气质(8)

绅士生活 作者:(英)爱德华·伯曼


坚定沉着

上述故事中所提及的英国绅士沉默寡言的特点,外国观察家早已经注意到了。一位法国修士1740年就指出,英国人生性好静;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也曾轻蔑地指出,英国绅士似乎只在乎自己说话的语调,而对于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不以为意;只在乎形式,不在乎内容,好像是他们的通病。在公立学校,人的气质、个性受到空前重视,英国人坚定沉着的气质最终得以形成。艺术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爵士认为,这种沉默寡言、温良低调的个性,加上温和舒适的气候,致使英国未能产生像贝多芬、米开朗基罗那样的世界级浪漫主义艺术大师。

然而,这种个性的沉静,经受痛苦折磨的坚忍,直面困难的勇气,对于那些远在世界各个殖民地的征服者来说,对于那些孤独的探险者来说,显然又是一大优势。在全英国的男学生心目中,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拥有医学和神学学位、前往非洲传教的苏格兰探险家大卫?利文斯敦就是他们的楷模。他用英国女王的名字,为自己在非洲内陆发现的一处瀑布命名。他是第一位从大西洋横穿非洲大陆到达印度洋的西方人。在一次损失惨重的探险中,包括他弟弟在内的好几个人丧生。此后,他又回到非洲,寻找尼罗河的源头。这一次,他患上重病,与外面世界完全失去联系长达6年之久。1869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派出亨利?莫顿爵士(他后来发现了刚果河的河道),最终找到了利文斯敦。当时,他像对每天见面的朋友那样打着招呼:“喂,您是利文斯敦医生吧。”

与中国有关的探险家,是一位名叫艾德温?约翰?丁格的英国记者。1911年,他进行了一次富有传奇色彩的艰难旅行,独自从上海出发,一直到达缅甸境内。他完全不懂汉语,行前对于沿途的情况也一无所知。后来在一本回忆录中,他讲述了其中最为不同寻常的一次经历。那是横渡一处急流险滩,当时,他身体非常不适,呕吐不止。尽管在书中他偶尔也坦承自己“身体的不适实在难以形容”,不过,旅行开始数天后,他对于此次旅行最强烈的感受只不过就是“有点儿寂寞”。

这种沉默、平静构成了19世纪英国绅士的主要特征,也让他们沉着冷静地走遍了整个世界。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褪色的照片上看到他们的形象:在荒凉的沙漠上,他们盘腿而坐,前面的白色桌布上摆放着简单的午餐(当然还有一瓶酒);尽管炽热难耐,他们依然着装整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