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摆谱”文化,源远流长(8)

中国式谱文化 作者:包宇


焚书坑儒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从主观上来说,这一事件却彰显了秦始皇的“伟大魄力”,彰显了大秦国威。秦始皇自诩为“人间圣主”,当然不允许民间有任何人反对他、诽谤他了。所以,他才会以暴力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威,让所有人以他推崇的思想为正统,以他确立的制度为准则,这与其后他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的目的是一致的。总之,秦始皇认为,以他那盖世无双的尊贵和权力,不摆谱是绝对不行的。

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赢天下

摆谱,不一定会带来恶果,如果能够把握得当,摆谱也会为自己带来难得的机遇。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已经被诸葛亮充分证实了。在《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恰到好处的摆谱成功地为自己抬高了身价,使刘备对于这位“隐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所以才三番五次邀其出山,最终授予其丞相一职,使得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军事领域叱咤风云,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千古传奇。

在“三顾茅庐”之前,中国正处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群雄逐鹿。时逢乱世,正是“出英雄”的好时节。

当时曹操坐据北方朝廷,孙权拥兵江南东吴,汉宗室亲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恢复汉室。

“三顾茅庐”中这样描写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情景——

第一次去请诸葛亮,恰巧诸葛亮有事外出,刘备只得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早已不耐烦,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斋戒沐浴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火暴性子的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果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骂了一顿,又带着关、张二人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当他们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已经是晌午十分,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等到他“自然醒”,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邀请他,最终决定出山来全力帮助刘备辅佐蜀汉皇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