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纺织服装:拐点明朗,弹性较小(3)

财富预言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主编


按我们对行业2009年出口增速为8%的预测,要达此目标,2010~2011年出口复合增长率要达到12.49%,预期增速不低。可以看出政府是希望在稳定出口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为改善出口,不排除出口退税率继续提升1%至17%的可能。

但客观上中国出口仍面临需求低迷、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而规模、成本及产业链配套优势使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依旧稳固。未来5~10年中国出口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进入个位数阶段,同时,内需贡献有望超过出口。

2003年之后,中国服装消费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服装消费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美国在1989年人均GDP20000美元之前,服装类消费2~3倍于GDP增速,我们称之为美国服装消费的高速增长阶段。1989年之后,其服装类消费增速几乎与GDP增速相同,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随着国际形势的恶化,出口对行业的拉动效应已呈减弱趋势,而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新的驱动力。行业收入构成中来自国内零售部分的占比将出现上升。2008年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例已经下降23%左右。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2008年行业收入中出口与零售的比值已经由2000年的74:26变化为67:33。

若2009~2011年出口增速8%,2012年之后保持5%;国内零售2009年增长15%,2010年之后提高至20%,则粗略测算2015年国内纺织服装零售额将超过出口交货值,国内需求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启动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衣着类总支出1360亿元,占国内居民衣着类支出的18.58%,比例较低。2008年中国农村人口仍有7.2亿,加上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农村极低的消费基数,使得农村市场所蕴涵的增长潜力巨大。

农村市场的潜力可通过城市化进程和农村自身消费能力的增长来体现。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社会服务投入的加大,以及劳动就业的改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由此产生的“新晋城市人口”将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45.7%,10年内年均增幅1.23%。保守假设未来以0.5%的年增速持续,静态年新增城市人口664万人,年新增衣着消费6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农村自身衣着消费能力近几年也不断提高,至2008年达到人均211.8元,8年CAGR 10.4%,但与城镇人均1166元的年衣着支出相比,差距仍达到5.5倍。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即未来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CAGR为5.95%。收入的提高为农村的消费增长提供了经济保障,而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制度的改善也将提高农民的消费意愿。若未来农村人均衣着支出消费保持10%年增长,静态年新增衣着消费可达150亿元左右。《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将目光投入到了农村市场,提出: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对边远乡村的销售,便利农民消费;推进名牌产品下乡,促进农村购买力不够的品牌类服装的消费。

行业投资策略:把握出口的反转与零售的阶段性转折

2009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在流动性充裕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中逐步上行,主题投资活跃。纺织服装企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地方政府资源,加上行业正处于低谷,促使许多上市公司开展多元业务,实施资产注入,带来主题投资机会。

至6月5日,行业总体收益65%,高出中标300指数11个百分点。2月、3月资金推动的概念类公司走强,对行业总体指数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业重点公司中,内销类公司的表现优于出口类。虽然出口类公司的股价曾受政策利好和3月行业出口数据超预期推升,但内销类公司相对确定的业绩增长成为其估值提升的基础。

随着行业底部逐步确立,出现拐点的时间渐趋明朗,行业投资重心有望向基本面回归。但考虑到行业弹性远小于周期性行业,相对于A股市场,我们仍维持行业“中性”评级。我们投资的策略为:重点把握行业反转对出口制造类公司估值的提升,阶段性把握内销类公司的价值波动。

行业收入仍以出口为主要来源,决定了行业复苏将以出口回升为序幕。出口类制造公司较高比例赋予其随行业反转的弹性。目前其平均估值为2009年EPS的15倍,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由于中国服装消费正处于高增长阶段前期,形成国内服装零售增长的刚性稳定。与出口相比,服装内销弹性较小,但其阶段性转折仍能带来投资机会:

一是2008年5月因地震因素基数较低,判断2009年5月服装零售同比增长数据将较为理想;

二是来自多家体育用品公司2009年Q4订货会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国内服装零售增速可能高于前三季度。

另外,随着香港市场的强劲反弹,重点公司平均估值已达到2009年15倍PE,优质零售类公司有的已超过2009年PE20倍,A股市场服饰类公司的估值压力正逐步释放。

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行业转型的乐观判断,长期看好立足于国内消费的内销型公司的增长潜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