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足方能与自然和谐一致

沉思录Ⅱ 作者:(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思考过所有这些事情后,那些真实、美善之人使自己的意愿服从于宇宙的管理者,就像良善的公民服从于国家的法律一样。一个接受教育的人应当抱持这样的想法:我如何能够在所有事情上都服从神?我如何才能满足于神的统治?我如何才能获得自由?因为自由意味着所有事情都按照他的意志而发生,也没有人能够阻碍他。那么自由就是疯狂吗?神不允许你这样想,因为自由与疯狂不能并存。

“但我渴望所有我渴望的事情都会发生,并且是以我渴望的方式。”那你一定是疯了,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你不知道自由是高尚、宝贵的吗?对我而言,随随便便地追求那些我不经意间产生欲求的东西,这不仅是不高贵的,相反,是极度低贱的事情。

真实的教育是这样的:学习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欲求。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就是神所安排的那样。为了整体的和谐,他安排了冬天与夏天、丰富与不足、恶行与美德,以及种种相反的事物。为的是整体的和谐。除此之外,他还赐予我们每个人一个躯干和四肢,财产和同伴。

那么,要记得这种安排,我们就必须接受教育,目的不在于改变事物的构成,而是为了在看到我们周遭事物本来面目和本性之后,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意志与所发生的事情和谐一致。因为,我们并没有被赐予改变事物结构的能力,并且事物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好。瞧,我们能脱离人类吗?那怎么可能呢?如果我们和他们联系在一起,我们能改变他们吗?谁给了我们这样的力量呢?那么,剩下的选择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所发现的与其相处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否有那样一种方法,让他们按照看上去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行事,而我们却依然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你脾气暴躁、情绪低落。如果孤单一人,你说这是孤独;如果和别人在一起,你说他们是阴谋家和盗贼,并且对你的父母、孩子、弟兄和邻人万分挑剔。与此相反,当你独处的时候,你应当将其视为宁静与自由,把自己看得像诸神一样;当你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不应该把他们看成令人厌烦的喧嚣的人群,而应把这件事视为一场盛宴或一次聚会,这样你就会满心欢喜地接受所有事物了。

那些对此不能接受的人又会受到什么惩罚呢?他们将依然故我。他是否不满足于孤身一人呢?让他还是一个人形影相吊吧!他是否对他的父母心存不满呢?让他作为一个逆子而悲叹吧!他是否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呢?就让他当一个坏爸爸吧!把他投进监狱。什么样的监狱呢?就是他现在所在之处,因为在此他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一个人在哪里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哪里就是他的监狱。因此,苏格拉底并非身处监牢,因为他对此心甘情愿。

你是否知道和宇宙整体相比你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指的是肉体,因为就理性而言,一个人并不比诸神低劣,也不比他们为少。因为理性是否伟大并不以长度或高度为标准,而是以心灵的决断力为准。请将幸福奠基于我们与诸神相一致的部分吧。

众神让你不受制于所有他们未让你控制的事物,并只让你对自己所能控制的事物负责,难道你不应该因此而更加感谢众神吗?对你的父母,众神没有要求你负责;对你的兄弟,也是如此;还有你的身体、你的财物、你的生与死,众神都没有要求你负责。众神给你的责任是什么呢?只有一件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对正确运用表象负责。既然是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让自己流连于那些不需要自己负责的东西呢?真的是自寻烦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