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俞敏洪访谈(1)

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 作者:陈丕宏


主持人:大家好,有人说人生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人生。在今天英语已经变成国际的语言的当儿,我们今天非常非常难得荣幸地请到了新东方的创办人以及总裁俞敏洪俞老师到我们的节目来,跟我们谈谈他成功的传奇性的历史,以及一些对人生的看法。俞老师您好。

俞敏洪:谢谢陈博士,您好,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都是创业的人士,而且我们两家公司也都非常巧,都是1993年,到现在16岁的公司。现在大家都是速食品,平常看电视都是每个频道翻来翻去,好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可是如果我们看到全世界企业的历史,16岁也不过是一个很年轻的年轻人,才刚刚开始而已。

俞敏洪:是。

主持人:能不能先从这个角度讲一讲您创业这么多年,现在才是一个刚刚上高中的年纪来看的话,有什么看法,您到底怎么样回顾和展望这样的一个成功的公司呢?

俞敏洪:当然企业做起来不那么容易,有统计数据,每一百家开的大中小企业,到最后大概一年以后可能60%就已经没有了,死亡率很高。但是到16年,每一百家大概只剩下一两家,所以我们两个人很幸运,现在还能坐在这儿跟网友聊天。我个人感觉企业的生存之道主要是来自于两个重要原因要把握住,第一个企业做的事情本身确实是对社会,不是光对自己有好处,能够被社会认可,并且发展的目标是比较一致的。比如我有朋友今天做房地产,明天又去做服装店,后天又做物流,做着做着反而把自己做没了。有的人坚持做房地产也能做出理念来,做出梦想来。所以,梦想和目标尽可能确实就是你想实现的成就感,这是比较重要的。有成就感的人做豆腐店也能做出全世界最大的豆腐连锁店。这是第一个。在这一点上,你跟我的特点还都是具备的。

主持人:比较坚持。

俞敏洪:对,比较坚持。但是光坚持没有用,很多人都坚持,但是最后没有做好。

第二,做企业的人和企业同时必须要有更新机制。其实从成长来说,一个人成长,从儿童到少年、青年,每一年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都在改变,都变得越来越成熟。企业也是这样。所以,它有了这样的更新机制以后,企业就可以不断地升级。像我这儿做,我是从个体户做起,自己一个人先做,后来把老婆给拉下水,变成了夫妻店。但是16年前跟我一起做培训的另外几家一直没有从夫妻店走出来,到今天还是夫妻店,老婆管帐,帐户在前面打很阵,还是一个小公司、小学校。还好我这儿的更新能力不错,夫妻店做了一段时间,我就把我老婆从新东方请出去,把国外我认为更有才华的朋友请回来,就变成朋友之间的合伙制。合伙制做到一定程度发现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合伙制已经不适合发展,又进行了利益的重新调整,中间也有很多斗争和矛盾,就把它改成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做稳定之后,发现要跟国际接轨必须要变成国际化的股份制公司,你要允许国外的资本进来才行,你还得调整,调整又有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你会有很多困难的地方。但是方向是对的,首先要明白方向你做得对不对。因为有的时候它也不一定对,有的人把合伙制变成股份制就弄没了,并不是说家族企业就不是个好企业,比如说像杜邦,世界这么大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但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讲,我要容纳天下人才来到新东方跟我一起做,家族企业肯定不适合我的发展前景,合伙制不会允许更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个伙伴系统。只有用股份制的方式,让股权可以无限扩展,大家才愿意在这儿干得长久。这样一步一步走,走到了允许国际资本进来,到了某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最后再通过上市,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