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俞敏洪访谈(2)

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 作者:陈丕宏


每一次更新,我自己后来想,自己都觉得怎么样能过得来,都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你觉得这些更新的过程是无形中就发生了,还是需要很长期的一些思考。

俞敏洪:需要很长期自己的思考,还有被别人的推动。

主持人:市场的压力。

俞敏洪:比如像合伙制时期,朋友对我的尖锐批评、挑战,这些东西都促使你思考新的结构、新的发展动力,你能不能承受外来的挑战和外来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如果你不愿意承受,可以承受,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这个东西是我干的,你们如果干得不舒服你们走人就完了,我一个人继续干下去,第二天他们就走了,我就还一个人在那儿干,但是到最后的结果你自己也就死定了。这里就需要你有很多的容忍度,接受新思想的能力,意识到自己问题的能力,以及有只忍辱负重,愿意跟人进一步合作的能力。尤其像我这儿,我涉及到的全是知识分子,不是普通的装卸工人或者技术工人,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员工他们几乎都是以知识分子的身份来到了新东方。这样的话,你要是交流的话,要有非常强大的交流沟通技巧。

总而言之,你的自我更新能力,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谓的更新能力就是这个老板本人的更新能力,你老板不更新,企业是更新不了的。

我里面有很多痛苦,但是现在回过头来一想,我觉得这些痛都是帮助我成长的。回过头来我再去看,原来对我提出很多挑战的人,哪怕他的挑战是错的,我现在都觉得要向他表示感谢,从心底里那种感激,我发现世界只有通过不断思想碰撞甚至利益的碰撞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主持人:以前比尔盖茨常说他思考这样的进步或者是改变的方法就是他每年会离开公司一两周,躲起来思考时间的。我相信微软能够不断的更新技术,不断地壮大,在我们这个企业历史里算是一个很独特成功的公司,虽然他是一个独占的企业。不晓得你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俞敏洪:原来我情绪很浮躁、很烦燥,因为新东方的具体事情太多,又是从零做起,中国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

主持人:尤其中国变化这么大。

俞敏洪:出现这种情况,忙到所谓的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主持人:尤其是领导人。

俞敏洪:对,尤其作为领导人。当新东方大了以后,我发现我的思考和决策比日常干的事物更加重要,尽管日常的事物有时不可避免,比如应酬,晚上和午饭都要吃,在中国几乎是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行为,朋友多了人家让你吃饭你不去也不行。好像你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有名,你不去是不给人面子,这时形成一种压力。

主持人:人在江湖。

俞敏洪:人在江湖。但其实也是有办法的,我几个做法做得还是不错的,第一,我每个月坚持读4到5本书,哪怕是翻过去都行,我读的书觉得特别好会向全体新东方老师推荐,因为我的E—mail可以直达一万个老师的全部信箱,我写一封信每个人都能收到,这样我尽可能地通过读书,你可以扩展自己的思想,还可以吸收一些你讲座时可以运用的语言,很重要。

第二,有的时候我会抽出一点时间来,比如说一个礼拜或者两个礼拜,抽出一天到两天时间,完全把手机给转移到秘书那儿,我所做的就是坐在那儿思考问题,哪怕是看看电视剧都是能有体会的,通常我会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