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老饕(2)

母亲词典 作者:李建永


〖人情·物理〗

◆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

时有交变,气有盛衰。人在走运的时候,要风是风,要雨是雨。俗话常说,“时来福凑”,“好事天顺心”,“人走运,百事顺”,“时也来,运也来,烧熟的螃蟹爬到屋里来”。然而,人一旦走上败运,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喝凉水塞牙,放屁砸脚后跟。俗谚云:“从小活到老,倒运乱狗咬。”亦云:“人走时运马走膘,倒运人走得是背圪崂。”还说:“人走鸿运,宾朋如云;人走败运,蛛网挂门。”并说:“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增广贤文》里的两句话--“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前一句讲的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春风得意大走鸿运的故事。相传,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到来之际,洪州都督阎伯屿欲携文武官员欢宴滕王阁。当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此其时也,得到“中原水神”相助,使王勃一行得以神风吹送,顺风满帆,日行七百里抵达南昌,获阎都督盛邀入席,在滕王阁上写下名了垂千古的《滕王阁序》(参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后一句讲得是宋代穷书生张镐历尽艰辛高中状元的故事。此故事蓝本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范文正公(即范仲淹)镇鄱阳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欧阳询)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文正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元代戏剧家马致远据此写出了四折本戏《半夜雷轰荐福碑》(并给主人公取名为张镐)。后世常用“雷轰荐福碑”来形容命途多舛倒霉透顶!俗话常说:“时来神默佑,运去鬼揶揄。”又说:“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争光。”还说:“时来运通,井底生风;时不来,运不通,坐到树顶也无风。”《圣经·旧约》讲过:“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太平御览》卷四十七亦引《汉武故事》:“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曰:‘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曰:‘老而不遇?’对曰:‘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颜驷之所以只做到一个小小的郎官,就因为他每一步赶的都是背运。所以俗话才说:“人在时中,花在池中。”所以古谚亦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所以阿拉伯谚语才讲:“世界上有四件事一去而不复返:一是离弦之箭,二是出口之言,三是逝去的时光,四是错过的机会。”

◆眼深智谋深

谚云:“看亲看颈,看人看睛。”前半句是说,旧时代的相亲,由于女孩子穿戴严谨,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所以男方在相对象时,首先要看女方的颈项白不白(脸白不一定白,颈白则周身白);后半句则说,看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主要是看他的眼睛亮不亮。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所谓“阿堵”,即指眼睛。老话也说:“心不明,眼不亮;心里明,眼亮堂。”现代诗人卞之琳《断章》有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优美而隽永的短诗,正好道出了人的眼睛“看”与“被看”的两面性。

一方面,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他的眼睛直抵心灵。清·曾国藩《冰鉴》讲:“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俗话也说:“眼深智谋深,眼浅心地窄。”又说:“眼光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唐人魏颢是大诗人李白的“粉丝”兼好友,他在《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眸子炯然”,必是才人之睛,即所谓“一脸神气两眼灵”。又,《左传·文公元年》讲:“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东晋大将军王敦即“蜂目而豺声”,是一个凶暴而残忍的人。《世说新语·识鉴》:“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其后果然。常言,眼为心之苗。通过人的眼睛,即能看到其内心深处的正与邪。汉·韩婴《韩诗外传》讲:“苟有温良在中,则眉睫著之矣;瑕疵在中,则眉睫不能匿之。”《孟子·离娄上》亦有:“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纯净明亮)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含浑不清)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的确,听一个人说话,同时看着他的眼睛,其内心活动是一点也隐藏不了的。所以俗话说:“人眼难哄。”又说:“人眼不藏私。”

另一方面,看人的人,本身也得长着一双具有鉴识能力的“火眼金睛”。会不会看人,能不能识人,也是有没有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谚云:“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又说:“有眼不识金镶玉,琉璃圪蛋儿当宝贝。”还说:“心里没有眼,眼睛不过是墙上的两个洞。”倘若一个人目光短浅,生就一副“小鼻子小眼睛”,那就难免“眼里无珠一世穷”。老话常说:“麻雀肚,老鼠眼,盛不多,看不远。”又说:“眼小如豆,成不了气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