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湖走老了胆子吓小了(2)

母亲词典 作者:李建永


〖饮食·健康〗

◆稀粥烂饭最养人

我小时候经常帮母亲烧火拉风箱。据母亲传授:“紧火捞饭慢火粥,日死撞活熬稀粥。”母亲所谓“慢火粥”之“粥”,指的是小米干饭,我们叫它“稠粥”;而小米稀饭则称之为“稀粥”。熬稀粥时须火力凶猛,故风箱要拉得“日死撞活”,方可将粥熬成饱和状。清·袁枚《随园食单》讲:“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只有熬成这样的粥,才可口养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范县书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叙说自己食粥之态:“暇日咽脆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宋·张耒《粥记》亦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据《摩诃僧祇律》载,佛陀告诉众比丘食粥有十利:“第一资色,粥能够资益身躯,颜容丰盛;第二增力,粥能够补益尪羸,增长气力;第三益寿,粥能够补养元气,寿算增益;第四安乐,粥能够清净柔软,食则安乐;第五辩说,粥能够滋润喉吻,论议无碍;第六除风,粥能够调和通利,风气消除;第七消宿食,粥能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第八辞清,粥能够气无凝滞,辞辩清扬;第九除饥,粥能够适充口腹,饥馁顿除;第十消渴,粥能够喉吻沾润,渴想随消。”并作偈子:“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明代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口气列出四五十种粥来。如:“小麦粥【主治】止消渴烦热”,“糯米、秫米、黍米粥【气味】甘,温,无毒。【主治】益气,治脾胃虚寒,泄痢吐逆,小儿痘疮白色”,“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气味】甘,平,温,无毒。【主治】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另外还有“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百合粉粥:润肺调中。萝卜粥:消食利膈。胡萝卜粥:宽中下气。油菜粥:调中下气。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肠。芥菜粥:豁痰辟恶。韭菜粥:温中暖下。松子仁粥:润心肺,调大肠。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生姜粥:温中辟恶。花椒粥:辟瘴御寒。茴香粥:和胃治疝。胡椒粥、茱萸粥:并治心腹疼痛。猪肾粥、羊肾粥、鹿肾粥:并补肾虚诸疾。羊肝粥、鸡肝粥:并补肝虚,明目。羊汁粥、鸡汁粥:并治劳损。鸭汁粥、鲤鱼汁粥:并消水肿”,等等。清代名医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俗谚亦云:“稀粥烂饭不伤人,吃全杂粮不生病。”又说:“稀粥烂饭最养人。”宋代文坛老寿星陆放翁《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所谓“宛丘平易法”,指张耒(字文潜)的“食粥养生法”,因张著《宛丘集》而得名(参见《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之《食粥》诗,有放翁自作题解:“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明代诗人张方贤亦有一首《煮粥诗》,写得更为风趣、更有韵味:“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发梳千遍,其色自黯

上古的人是用什么来洗头发洗脸呢?据《礼记·玉藻》:“五日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樿栉,发晞用象栉。”沐就是洗发,靧就是洗面,即用稷粱之潘汁洗头洗面(你也不妨用淘大米的水洗脸,半个小时后用食指试面,即感到细腻而滑绵);栉就是梳头,头发湿的时候,用白木梳梳理,头发干了有些发涩,则要用象牙梳子梳理,可见古人对梳头是非常讲究的。然而,现在的人时髦烫发染发,不少人为保持发型不梳头,即使梳头也是用拢子轻轻地拢几下。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啊!现在人们看武侠小说或武侠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常有武林中人物在练功或者“解穴”时,说“打通任督二脉”云云。事实上,任脉和督脉确实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两个大脉。清代大医家张志聪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篇》作注时讲:“夫背为阳,腹胸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任督二脉就像是人体的“中分线”,任脉在胸、脘、腹、脐一线,督脉在头、项、脊、腰一线。据明·宁一玉《析骨分经》讲:“胸:两乳间为胸,属任脉。脘:上中下三脘,属任脉。脐:属任脉,两旁属足少阴肾经。腹:脐上下为腹中,属任脉;两旁属足少阴肾经;小腹属足厥阴肝经。”又说:“头:头为精明之府,顶属督脉;顶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头角属足少阳胆经。脑:巅下为脑,脑为髓之海;中属督脉;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囟门:在发际上,上属督脉。项:颈外皮肉也,中属督脉。脊:椎骨为脊,属督脉。腰:腰为肾府,尻上横骨为腰,中属督脉,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人们在平日里,晚上睡前绕肚脐轻揉小腹,清晨从囟门和额际向后梳理头发,对身体健康颇有益处。据《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篇》称:“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其中“发际后中八”分别为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后8个穴位,另加头部的玉枕、通天、月窗、承炎、天冲等诸多穴位,经常梳头会对穴位有良好的刺激,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不仅可以健脑提神,解除疲劳,还可以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头皮及毛发的血氧供应,牢固发根,防止脱发,使头发变得乌黑而有光泽。所以老话常说:“一日三篦,发须稠密。”又说:“发梳千遍,其色自黯。”需要注意的是,梳头的时间最好要在起床之后、吃早饭之前,或者在晚上就寝以前。俗谚云:“饥梳头,饱洗澡。”晋·稽康《养生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宋·郭尚贤《清异录》:“梳头洗脚长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尤其是宋代的文坛老寿星陆放翁,一生都很注重梳头,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是“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

(2007年3月20日,即农历丁亥年二月初二,春龙节,俗名龙抬头。3月21日是二月初三,春分)

(江湖走老了,胆子吓小了配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