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代人最实用的穴位按摩(15)

人体经络速效按摩完全图解 作者:王现法


(1)

正坐或仰卧,举起两手,掌心向下,用中指的指尖垂直下按肚脐旁的穴位;

(2)

深深地吸气,让腹部下陷,用中指的指尖稍稍用力按揉穴位,有热痛感;

(3)

左右两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

1~3分钟。

该穴位于人体脚背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1)

正坐,垂足,屈左膝,把脚举起放在坐椅上、臀前,举起左手,手掌朝下放在脚背上,中指弯曲,中指的指尖所在的部位就是该穴位;

(2)

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从下往上垂直按揉,有胀、酸、痛的感觉;

(3)

先左后右,每次各按揉3~5分钟。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本病十分常见,成因一般来自三个方面 : 一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续发炎症,如溃疡病、胃癌、胃扩张、胃下垂等;三是由饮食无节制、爱吃生冷辛辣、长期饮酒、过度吸烟、精神刺激等因素诱发所致。慢性胃炎病人经常会在中上腹有恶心、呕吐、饱胀、隐痛、灼烧感、嗳气等症状,并且进食可能会使上述症状加重。

治疗良方

炙甘草一钱,橘皮三钱,水煎服,加蜂蜜一汤匙,每日分两次服,连服35天。

广木香五钱,五灵脂一两,共同研成细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二至三次,温开水送服。

每日早晨饮1~2杯温热的淡盐水,有助于清洁胃黏膜,减轻炎症。

特效穴位

足三里穴、内关穴、公孙穴、合谷穴。

该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外膝眼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正坐,屈膝90度;

(2)

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

(3)

用中指的指腹垂直用力按压,有酸痛、胀、麻的感觉,并因人的不同感觉向上或向下扩散;

(4)

左右两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1~3分钟。

该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在桡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正坐,手平伸,掌心向上;

(2)

轻轻握拳,手腕后隐约可见两条筋;

(3)用另外一只手轻轻握住手腕后,大拇指弯曲,用指尖或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酸、胀和微痛的感觉;

(4)先左后右,每天早晚两侧穴位各掐按1~3分钟。

该穴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第一趾关节后1寸处。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正坐,将左脚抬起,放在右腿上;

(2)

用右手轻握左脚背,大拇指弯曲;

(3)

指尖垂直按揉穴位,有酸、麻、痛的感觉;

(4)

左右两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

按揉1~3分钟。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一只手轻握空拳,大拇指和食指弯曲,两指的指尖轻触、立拳;

(2)

另一只手掌轻轻握在拳头外,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有酸、痛、胀的感觉;

(3)

左右两穴位,每次各按压1~3分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饮食过于精细缺乏食物纤维,肠蠕动功能不佳,水分被过度吸收;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平时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等。

便秘患者常常数日排便一次,便质坚硬,排便困难,或者虽然每日排便一次,便质正常但无力排出。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即提示您可能存在便秘。爱美人士注意了,便秘也是导致肥胖的一大主因,长期便秘还会引起痔疮、肛裂等病症,所以我们必须紧张起来了,一起动手来赶走便秘的烦恼吧!

特效穴位

天枢穴、阴陵泉穴、支沟穴。

该穴位于腹中部,平脐

中,距脐中2寸处。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仰卧或正坐;

(2)

轻举双手,用左手按在左边穴位上,右手按在右边穴位上,手掌心向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垂直下按并向外揉压,施力点在中指的指腹;

(3)

左右两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正坐,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

(2)

一只手轻轻握住膝下;

(3)

大拇指弯曲,用大拇指的指尖从下往上用力按揉,会有刺痛和微酸的感觉;

(4)

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

钟。

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自我取穴按摩法 :

(1)

正坐,手平伸,屈肘,掌心向着自己,指尖向上,肘臂大约弯曲成90度;

(2)

用另外一只手轻握手腕下,大拇指在内侧,其余四指在手的外侧,四指弯曲,中指的指尖垂直下压按揉穴位,有酸痛感;

(3)

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表现为周期性有规律地子宫出血。

月经不调是指由于卵巢功能不正常所引起的月经周期、经量或经色出现异常,如行经日期的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通常月经周期的变化与脏腑功能紊乱有关,经量的多少与气血的虚实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受刺激、寒冷疲劳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如果出现月经不调,应当及时治疗,不能忽视。

治疗良方

◎月经不调

(1)

珍珠菜根一两,加酒、糖适量,水煎服;

(2)

野菊花根二两,加红糖适量,水煎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