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性器官特征(3)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作者:(荷)斯希珀


  【乳房:哺乳工具兼欲望对象】

你的乳房总是可以让孩子得到慰藉,但是怎么来对付丈夫呢?(爱沙尼亚语)

上百万年来母亲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供给者。孩子一出世就离不开母亲的喂养。母亲愿意哺育孩子,可孩子也得提醒母亲来满足己之所需。婴儿嗷嗷待哺的熟悉景象在谚语中俯拾皆是: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斯里兰卡僧加罗语)

孩子不哭,娘不喂奶。(罗马尼西亚语)

孩子不哭,娘不知。(俄语)

娘不等孩子哭不喂奶。(波斯语)

娘不等孩子哭喊不喂奶。(中国藏族语)

又哭又叫的孩子有奶吃,嘟嘟囔囔的孩子只会招人嫌。(齐昂塔语)

哺乳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关键,它喻示母亲的关爱,而母爱一般来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每个人都按照喝过的母奶数量行事。”(土耳其库尔德语)大多数关于哺乳的谚语认为,女人的乳房注定是用来哺育孩子的。然而,这方面的谚语不仅关系到母亲乳房的实际生理功能,而且也常常传达出其他信息。奥罗莫人指出,“两个乳房,同样的奶,”这一隐喻的说法提醒听众注意古老的智慧,即不同的方式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或者,如一则范畴截然不同的欧洲谚语所言:“条条大道通罗马。”

一些谚语将哺乳的问题和宣称女人“自然”应该像个女人样的俗套信息结合起来。哺乳行为为两性角色分配的合理性提供了借口:

让女人发育好前胸,总有一天她须交给孩子。(伊博语)

小女孩,你吮吸着你娘的乳房,你的乳房也将被吮吸。(乐加语)

男人的胸不生奶。(赫赫语)

乳房痛不是男人的痛。(米尼安卡语)

这样一来,女性乳房可以将两性文化生活领域截然区分开:男人不能喂养孩子,女人不应表现得过分聪慧,这正是我们在前面关于大脑的讨论中提到的那种机制。

哺乳的隐喻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婴儿一开始就在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母亲:

不管娘口里吃了什么,孩子都从乳房里吸收得到。(斯拉南语)

你从奶头上吸取的全将被泼洒在你的坟墓上。(玻利维亚西班牙语)

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这一点在关于乳房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正如一则塞茨瓦纳语谚语所言,“所有女人的乳房都可以哺养聪明的孩子,”意思是说:愚笨的母亲也能生下并抚养出大不一样的孩子。反过来看,聪明的母亲也不能保证孩子能成为明智的人。“娘把奶放进孩子的小嘴里,却没有把见识装进孩子的大脑里。”一则有多种不同说法的欧洲谚语明确指出。无数关于子宫的谚语同样也显示出子孙后代的不可预测性,如下文所示。

照料自己的孩子绝非重负。女性乳房是母亲的关爱和悉心照料的绝佳隐喻,同时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指人在生活中所需承担的责任,正如一则海地克里奥尔谚语所言:“没有重得带不动的乳房。”该谚语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重得让主人跑不动”。

各地的人们似乎无不赞同吃母乳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娘最爱没断奶的孩子。(毛利语)

娘的乳房胜过太阳光。(阿迪盖语)

娘的乳房是孩子的天堂。(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

娘的乳房是我的家。(西班牙语)

乳房和营养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母亲要寻找和找到哺育孩子的办法。一些谚语强调,断奶以后幸好还有人生。母亲继续慷慨大方地给予,但如果情形使然,人们得随机应变,寻找可以替代母亲的生存源泉:

母亲的乳汁可能干涸,但母亲的双手不会空。(奥罗莫语)

孩子不会因为娘没奶而饿死。(尼日利亚语)

乳房作为母子纽带的意象贯穿一个人整个一生。“亲娘总有乳房,医师总有药。”这则雅卡语谚语指的是:男人虽然离开了母亲家,但仍割不断与母亲的联系。一些关于乳房的非洲谚语也提醒人们,应该照顾曾经在童年时期悉心照料和哺育过他们的老母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