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把女人比做物品(10)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作者:(荷)斯希珀


  跋

完人集一百个男人和一百个女人的品质于一身。(藏语)

“男人和女人是用一块泥巴造出来的”。我们就以这则古老的苏美尔语谚语开篇。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讨论过谚语中最常见的话题和所反映出的一些主要思想,这些话题和思想将两性联系或对立起来,置于一种等级模式之中。笔者手头的谚语多达几千条,从中可以看出世界各个不同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在不同文化中,不同的比喻常常传达出同样的信息,关于女儿、妻子、寡妇、姻亲、年老、美貌、爱情、怀孕之类的信息。甚至不同的文化中还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意象,例如,子宫被比作易碎的罐子(需要保护),女人被比作马儿(需要勇猛的男人来骑),或者女人被比作母鸡(需要公鸡做她们的代言人)和食物(男人是贪婪的食客)。

除这些明显的相似之处以外,谚语当然也反映出了文化的差异。例如,盛行嫁妆风俗的文化中,女儿多是种灾难,但在要为新娘备彩礼的社会里,女儿和儿子都不可少,而女儿多又会导致复杂的情感。各地因情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念。例如,在经常发生干旱的地区,水的宝贵价值为人们所称赞;在受到饥饿威胁的地区,丰满和肥胖被当作一种迷人的奢侈而为人们所看重;在饱受冰天雪地寒冬之苦的地区,一堆温暖的火、一双温暖的手或一条温暖的毯子就很重要。笔者发现,亚洲有关花的富有诗意的谚语比欧洲多,非洲关于食物和食物匮乏的谚语也比其他地方多。在阿拉伯世界和亚洲的伊斯兰国家里,有关面纱的谚语很常见,但在欧洲和南北美洲却非常罕见――以上只是其中一些例子而已。

虽然总的来说各地的地理和文化差异发挥着作用,但一些相似之处也相当突显,尤其是那些规定和限制。这些规定限制五花八门,数量众多,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全都要把女人局限在界限分明的性别空间里。这种限制与男性的那种不安全感有关――只要一提到女人怀孕,他们就会担心自己是否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在谚语中,女人的体力、工作能力和忍耐力以及她们所能给男人带来的好处和她们的权力,所有这些都使得人们采取措施,甚至不惜动用暴力,意在阻止女人在生活中谋求发展,因为这种发展既不会让女人顺从听话,也不利于女人主动完成家中煮饭和清扫的活儿。要求女人克制的建议与向男人传达的信息背道而驰,针对男人的信息全是鼓励男人们到公共领域甚至整个世界去干一番事,去自由闯荡。谚语所谓的 “离经叛道的”女性行为也通常被打上了“坏”的烙印。

令人吃惊的是,一些谚语集将许多有关“女人”的谚语单独列为一类。其中,那些有关女性负面品质和严格不变的角色模式的谚语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甚至关于母亲的谚语也一成不变地对母亲歌功颂德。谚语中大部分对女人的评论不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就是为了捍卫男性的特权和利益;而从女性角度出发去评判男人的谚语却非常罕见。[84]

为什么批评女性――尤其是妻子的谚语如此之多呢?心理学家认为,女人可以孕育和生养孩子,这一生理规律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在幼年时期,男孩们把母亲视为照顾和看护他们的人,因为在照顾孩子这方面女人承担的责任比成年男人多得多。为了要“成为男人”,男孩们首先要学会“不成为女人”、不依赖女人。男性需要掌握控制权,这要归因于儿子在幼年时期对强大母亲的强烈依赖,因为随后的社会交往给这些小男孩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成为坚强的“男性”,这可能会使得他们必须鄙视女性的活动,重视优越的男性角色,这一点在男性占据显著优势的社会尤其明显。这种必须要“毁掉”女人的需要被夸大了,许多谚语也承认这一点,甚至还有一则西班牙语谚语警告男人们,不要把所有这些可怕的侮辱一下子全发泄出来:“当你[轻蔑地]谈论女人时,想想自己的母亲吧。”确实,正如我们所见,像这样有关女人(尤其是妻子)的谚语与有关母亲的谚语通常大不相同,这一点颇令人惊诧。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在儿子幼年时期的所作所为。[8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