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序言(3)

新孝道 作者:朱翔非


此书乃依朱熹《家礼》而作,我国宋元明清之社会,家行此礼,故形成为一儒家型社会。任何一位家长,不论他信佛信道有多么虔诚,他冠婚丧祭、岁时年节、社交活动均不可能不这么做,至少不会距离太远。他教育小孩子时,也绝对不会说:你要空啊、要看破啊、要解脱啊!只会说你要兄友弟恭、孝顺父母、待人仁厚等等。这即是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意识对人的形塑作用。儒家思想,其实就具体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但社会在清末开始现代化之后,社会组织结构已然产生了许多变化。再经文革破四旧之冲击,儒家的社会性载体破坏极为严重,它已从家庭、宗族、乡里、教育体系、宗教生活中脱离出来,只做为一种思想、学说、概念、伦理价值的存在。因此余英时先生曾以“游魂”来形容它。游魂没有躯体,故亦无具体实践性,只是崇者尊之为神、反对者视其为鬼罢了。它不能白画现形,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我们现在的儒学界,长期以来,只会做哲学思辨与抽象研究,不擅长做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工作,亦不重视化民成俗。研究多集中在做某某学者思想之分析、或某某学说之讨论,用一些抽象术语、概念谈谈道德主体、天人合一,固然可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对于游魂之为神为圣,说得再多,也不能认为儒学便已复苏了。

要让儒学复苏,必须重新使其有躯体。假若儒学旧的躯体早已破损,或在五四以来新文化的祭礼中,业已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以赎其可能曾有之过愆,现在也当莲花化身,方能再成就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没有身体,终是游魂,虽亦能嘘全球化之云、呼世界和平之雾、吸生态思想之精、吐普世伦理之气,终是虚说游谈,无裨于实际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