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居家是非勿太明

新孝道 作者:朱翔非


“居则致其敬”,居,就是平时的家居。在家居的平常日子尽孝,要将敬意贯穿每个细节,不能怠慢。

“养则至其乐”,“养”指儿女赡养老人。双亲年老体衰了这才用得上这个“养”字,十八九岁、二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才四十多岁谈不到养,而是敬。这是对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儿女的要求。这时候,老人岁数比较大了,很多事情,作为子女的就不要去较真了。当然,我指的是在没有重大原则问题的情况下。

一般在居家生活中,家庭成员尽量不要太讲是非,不必是非分明,而是要讲亲情。不仅子女对父母要这样,兄弟姐妹之间也要如此。有的家庭则不然,坐在一起争是非,谁对谁错,喋喋不休,很伤和气。实则所争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哪里有什么大是大非?都是小题大做!其实很多事情,怎么样都对,完全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不同看法,其实按照另一个想法去做也没有什么大碍,让老人高兴就是了。

不过,一般这个时候,老人们其实特别注意子女对自己的态度,他们很敏感。身体衰弱了,他们在心里有一种很特殊的反应,怕子女对自己不尊重;只要你按他们说的去做,他们就觉得你很听话,心里有他们的位置。他们认为我当年年富力强的时候你们依赖我,我有能力对孩子尽心尽力;今天我岁数大了,我说话你还听我的,说明我还有用。

有的子女说:“你老糊涂了,你就是对当今社会一点儿也不了解,你跟不上形势,我现在养活你,你就好好吃饭得了,什么都不要管了,你都听我的就完了。”这不行,他心里不服老,他还特别希望自己在壮年时代那样在孩子心里一样有那么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非常严格的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训练,到老年的时候,思考能力是下降的,往往考虑问题单一、固执。因为他身体各方面机能在衰退。还有就是,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弱了,常常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待眼前的事物。这倒也不能说是全错,但也难免对时代了解不深。

作为子女,你要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健全的程度。我们到老或许也是那样。我们首先要老人“至其乐”,因为无论如何,人都是在自己心情快乐的时候才能身体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赡养的目的。我们的知识积累、我们的文化修养可能比我们的父辈要好,你争论到最后可能把他反驳得哑口无言,但是这没有意思。你不能这样做,你能证明出来什么?证明你的父母没有你思辨能力强吗?你证明出来这个,你父母会快乐吗?即使他们被你说的道理给说服了,心里也不开心,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赡养需要小心翼翼,主要体现在身心方面,更侧重心理方面,要让老年人快乐!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变得硬朗起来。家庭不讲是非,只讲其乐融融的氛围,有的时候有些争论,要想办法避免,避免不了如事情无关紧要,就按父母说的去做吧。要讲道理,父母高兴是更高层次的道理,小是非要服从这个大道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