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少说废话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 作者:(美)刘墉


去年十二月我在台北参加了一个医学座谈会,到场的都是名医。其中有位医生谈到他的一个同事,有一天晚上背痛,跑回自己医院急诊,才到就不疼了,请当班的同事检查一下,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就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正吃早餐呢,突然胸口剧痛,因为心血管剥离,送到医院,已经回天乏术了。

说到这儿,那位已经做大学副校长的医生突然当着几百位在场听众的面哭了。他哭急诊室的医生第一次没能细细检查,更责怪那死去的医生,明明自己是专家,为什么还那么轻忽,甚至自己说自己应该只是扭伤、神经痛,使得给他检查的医师这么一听,也就没往严重的地方去想。

我有不少医界的朋友,所以对医生挺了解。我发现医生虽然会给病人诊治,却常常忽略自己。偏偏因为他们是专家,当他自己认为自己没事的时候,别的医生也容易放松戒备,心想你自己都不觉得怎么样,谁比你更知道自己,应该就没事吧!

譬如我有个医生朋友,有严重的糖尿病,有一阵子他打球的体力很差,我偷偷问他太太有没有发现,他太太说不清楚病情,又说他丈夫是医生,自己会照顾自己。还有一回,我问这个医生朋友,总是建议过了五十岁的病人作直肠镜检查,他自己有没有按时检查?

你猜我那医生朋友怎么答?他说他六十岁了,从来没作过,检查出来怎么办?

你千万别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人都有个毛病,就是怕身体检查发现问题,有的人因此不查,连该作的定期验血都不作,就算有了病征,去看医生,还可能有个潜在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病,也可以说他不愿面对自己的病,而且这心理可能包括医生在?。

说到这儿,进入了说话技巧的主题,也就是“少说废话”。千万别在应该听别人说话或专心做事的时候,在旁边??嗦嗦。要知道,当你?嗦的时候,很可能影响别人的判断,失去听别人意见的机会,或造成对方的错误。结果损失的是自己。

就继续前面医生的话题,谈谈看病吧!你知道有多少病人,明明去找医生看病,却从一开始就自己在扮演医生吗?让我说个故事:

老王刚旅行回来,从在美国,就觉得胸口常疼,而且愈来愈严重,不得不去就医。按说他只要告诉医生他从什么时候、哪里不舒服、胸口怎么疼就成了。那老王却可能一见医生,先自己下判断:

“医生!我最近左边胸口老疼,不过是老毛病了。每次提重东西,尤其旅行提很重的行李之后,就会疼!我这次八成也是因为到美国旅行一路行李提上提下造成的。您给我开点止痛药就成!”

那医生心想这是老毛病了,再听一听、敲一敲,搞不好,医生一边听,那老王还一个劲地吹牛,说美国怎么好玩,迪士尼怎么精彩呢!结果明明应该作心电图,甚至戴二十四小时监测,到头来全没做,只给老王开点止痛和肌肉松弛的药,就让老王回家了。

老王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医生证实了他只是因为提太重的东西,拉伤了肌肉,根本就是老毛病。

岂知,老王才进家门,突然一捂胸口,倒地不起,心脏病发,死了!

请问,是谁害了老王?是他自己啊!谁让他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影响了医生的判断。

我在上一章里,提到职员不应该以自己的主观影响老板,因为你不是老板,老板作正确的判断,需要的是客观的资料。今天则强调一点,就是有些东西你可以说,但不必先说。

譬如你要装修房子,找来设计师。既然他是专家,你应该先听他怎么说,而不是自己先讲:我觉得这个门可以改到那边,这里加个屏风,床头上面像旅馆一样,加几盏石英灯,地上用?光的石英砖……。

请问,你这一说,设计师还能发挥他的创意吗?你怎不想想,因为他是专家,能提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好点子,比你原先的构想好得多呢?如果再碰上个图省事的设计师,你怎么说,他怎么办,办得不好,反正是你的意思,你也不好不接。到头来,请问,是他作设计师,还是你作设计师?如果都由你作了,连材料都自己想好了,你又何必付那么多设计费?

不必说的时候先说,是人们的通病,你可能知道当人数钞票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却可能在银行职员给你填表格,或医生给你开药单的时候,一个劲的跟他说话,如果金额弄错了、帐号写错了、药开错了,你要怪谁?

所以无论看病、装修、上银行、找律师,都要懂得有些话得先憋着。

不是不说,而是等该说的时候才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