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样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 作者:中国人民广播经济之声编


中国的企业大约有1 00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780万家左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民营企业解决了城镇75%以上人口的就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GDP总量的65%以上。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经历了30多年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营经济,企业数量庞大,创造的财富惊人,但目前已进入到成长的瓶颈期。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市场空白和市场缺损使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实现,民营经济无法真正与国有经济形成平等竞争、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经济格局。

从微观来看,中国民营企业高度集中的加工贸易领域,由于长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缺乏研发、设计、品牌和标准制定的能力,缺乏营销、配送、融资的能力,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升级和转型压力。

● 深入采访

记者:我现在正在中国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省为您报道。在广东省,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全球玩具有80%是在中国生产的,广东玩具出口量又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9%。而在广东省东莞市,由于市场需求减少,金融危机爆发后,有200多家民营玩具企业倒闭。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市场逼着民营企业必须为自己寻找出路。怎样走出困境,实现成功转型,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记者:我现在来到了广东省汕头市的澄海区,这里集中着大量的玩具企业。在澄海区的街头,到处是玩具厂的招工广告。在一些玩具厂家,生产线上一派繁忙,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当年的来料加工,转变成了拥有自主品牌和强大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广东群星玩具公司副总经理黄逸贤告诉了我下面的话。

黄逸贤:我们每天就有一个新产品研发出来,一年的研发能力大概是300多个产品。

记者:以鞋业和家具业制造起家的广东高新集团,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坚决地选择了转型,集团总经理张熙彦作了以下分析。

张熙彦:转向节能产品。原来我们集团涉及的行业太多,哪些要发展,哪些要退出,我们归为四类,扶植发展、平台业务、逐步隐退和马上关停。尽管我们关停的企业都还处在赢利状态,但如果等到亏损的时候再去关就迟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企业要想从低端走向高端,从来料加工到自主研发,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出路,民营企业再度腾飞需要寻找新的起点和新的舞台。

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中国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巨大。因此,政府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对民营企业给予特别重视;在税收减免、技术转移、劳动力培训、信贷优惠、改善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给予特殊倾斜,以此壮大我国民营经济的实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综合实力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把这样的民营企业推向国家经济战略的前沿,在政策上鼓励它们设立国家级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鼓励它们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公共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 权威声音

南存辉,浙江正泰电气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我们正在从传统产业向环保型、节能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另外,我们通过投资风险基金的组建,帮助和支持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了从产业经营向经营产业转变,实现了由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王跃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一般来讲,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都是在产业链的低端。我们国家的经济要强大,经济增长方式要真正地转变,没有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是做不到的。袁钢明,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不仅来自于市场,还来自于我们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所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受到意识没有完全转变的影响。转变发展方式一定是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为民营企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民营企业比较快、比较好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一致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