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现实世界中的大国金融版图(3)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在国际方面,各国政府通力合作,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力图遏止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11月15日,备受世人瞩目的20国集团(G20)全球金融峰会在华盛顿召开。受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经济下滑,美元国际地位明显动摇,因此,美元问题本应成为此次峰会一个关键问题。但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变革,各国领导人只是在批评“旧世界”方面达成一致,但对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却未见任何新鲜举措。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希望通过“修补”规则继续维护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欧洲鼓吹“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强调对金融市场实行干预;日本一方面声称继续维持美元中心体制,另一方面则伺机拓展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总的来说,会议务虚较多,鲜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唯一的一抹亮色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4点改革主张: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但要落实这些主张,确实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在伦敦召开,与会领导人重申合作恢复增长和就业的承诺,并就IMF增资、加强金融监管等达成具体协议。引人瞩目的是国际金融机构总共8500亿美元的增资计划:IMF增资5000亿美元至7500亿美元;增发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支持多边金融机构1500亿美元的额外融资。欧盟将出资1000亿美元,日本将出资1000亿美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

关于经济刺激计划,G20峰会重申各国已承诺的数额――全球在2010年底之前刺激5万亿美元,拉动GDP增长4%,实现在2010年底全球经济恢复增长2%。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峰会承诺,在未来一年不实施直接的或间接的贸易保护措施,建立透明监督机制,承诺在未来两年通过多边发展银行、出口信贷机构等提供2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关于加强全球金融监管问题,峰会同意将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等纳入金融监管范围,要求避税天堂将来披露更多信息,否则将面临制裁。峰会同意扩大并改组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使之成为更为有效的国际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

虽然这次伦敦金融峰会并没有讨论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关于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但在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和俄罗斯敢于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体现了一种“亮剑精神”,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3.欧佩克组织扮演重要角色

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9月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国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