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2)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对于中国的一些知名品牌企业,要么被外资收购,要么遭遇“斩首行动”、被无情地消灭,而外资的必要回报率高达15%以上。如果考虑到我国多年来对外资的各种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再加上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免除债务和国际热钱从人民币升值中无风险套利,我们的损失就更大了。就美国而言,是“借鸡下蛋”、做无本生意;对中国来说,无异于赔本赚吆喝。

当然,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的话,我们也可以因此获得一份铸币税收益。这个数量的大小取决于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其他国际化货币的竞争能力。人民币国际本位币,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备货币。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施开放汇率、自由兑换和开放资本账户等一系列改革。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可先在亚洲地区培育一个人民币的需求市场,比如,将香港建立成为人民币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这种对人民币的需求构成直接的铸币税收益。

当人民币成为本位币后,由于对美元需求减少,必然引起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之后,其币值会逐渐向购买力平价靠近,因此也会引起人民币升值。两种升值因素的叠加,升值潜力不小,这时可通过赤字财政来调低人民币值,使之保持与其他国际化货币汇率相对稳定,这时从赤字财政中所获的是一种间接铸币税。如果人民币币值稳定,所获国际储备货币的份额可能更大,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支持的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仅这些铸币税收入,就足以使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2.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前景

(1)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在货币领域的延伸。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目前,境外人民币使用主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和价值贮藏等方面?。在边境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已发挥重要作用。中蒙边境贸易基本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贸易的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在旅游消费方面,一些周边国家对人民币在当地流通开始采取默认态度;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在价值贮藏方面,币值坚挺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抢手货。人民币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居民保值的重要币种;马来西亚、韩国中央银行已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

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地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与在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人民币在香港地区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在我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已被当作硬通货使用。在老挝,人民币基本可以替代其本国货币流通。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每年出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在越南,人民币几乎可以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也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

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人民币每年的跨境流通量已达20亿~30亿元人民币。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l/3强。朝鲜边境贸易中基本上都使用人民币。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机场以及饭店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日本,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开始收受人民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