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天”的非典型特征(5)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作者:周永亮


公开资料显示,玩具业已经形成“世界玩具生产中国占七成、中国玩具生产广东占七成、广东玩具生产东莞占近六成”的格局。

一份被公开的中国海关报告指出,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08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都是导致中国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的原因。

更有熟悉内情的学者称,合俊集团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与人工成本上涨以及政府削减出口退税率等众多因素影响,如果它不倒闭,2009年的经营环境将继续恶劣。

昔日的辉煌业绩,也无法阻挡如今的衰落。“合俊的命运,让很多企业都心寒,都在考虑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一港企负责人说。

事发后,樟木头镇政府迅速介入,积极处理因合俊和俊领两工厂倒闭而导致6000余名工人失业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人士称,政府将先行垫付2400万元,作为工人工资。大多数员工已平静接受企业破产的事实,等着政府部门解决尚未发放的工资,而有一些员工已开始自己找出路。

“巴西的蝴蝶扇动翅膀,太平洋有可能发生海啸”,已经成为此次危机的真实写照:美国一家规模不大的次贷银行出现了信用问题,最终导致了有史以来人类最大规模的全球性经济海啸。

据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赊账早已超过1000亿美元,且每年以150亿美元的速度在递增。

非典型特征3:是行业环境突变的危机

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人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人民币升值不止、货币政策从紧、国家一些新政落实力度加大,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等特殊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遭受的危机不仅仅是自身的经营问题,而是环境的突变。

“现在所能看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纺织等传统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很痛苦。以前帮别人做OEM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现在整个OEM的市场利润越来越薄,越来越难做,他们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怎么走。”锐丰音响总经理徐风云说。

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倒闭。如“限塑令”给塑料袋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造成了致命性打击。比如,河南华强塑胶公司年产值达22亿元,但90%的产品在限制之列。因此,这家企业的老板陈殿成只好痛苦地决定:华强停产解散并整体转让。其实,许多企业的CEO都面临和陈殿成一样的痛苦抉择。

“天花板愈来愈低,地板愈来愈高,生存空间愈来愈小,在热闹空间内压力愈来愈大。”这是很多企业家对于生存环境的形象描述。中小企业扎堆的浙江省反应最为强烈。

2008年7月7日,一份题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亟待改善”的调查报告,由浙江省紧急报送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办公厅等部门。

报告直言,浙江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迅速恶化。“全省200多万家民企处境微妙,大量中小企业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许多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仅靠地方政府、企业本身难以解决。”

报告称,2008年5月以来,联合调查组深入杭州、台州、温州等地,剖析了十多个主要行业和数十家重点企业。总的来看,2008年前4个月,浙江省中小企业多项经济指标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受资金短缺的影响,一季度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达3174家,同比增加414家,亏损面高达。年初台州温岭市已有45家企业倒闭,椒江区有7家规模企业接连倒闭,产生银行债务2000多万元,极有可能成为一笔死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