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冷”的美国:战胜恐怖大萧条的超级大战(3)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作者:周永亮


“工业复兴法”:违宪的救市方法

在一片绝望和困惑的阴影中,美国人迎来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这一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在长达12年的任期内,他以宽厚恬适的微笑、和蔼动人的声调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了出来。他力挽狂澜,纵观全局,使美国变成了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33年3月4日,乌云低垂,冷雨潇潇。人们静静地伫立在阴冷灰暗的天空下,等待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开始,人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位新的总统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罗斯福缓缓地沿着铺着红地毯的斜坡“走”向高高的白色讲坛。他发表了充满激情而富有战斗性的演说,他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然而复兴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对于给予我的信任,我愿意拿出时代所要求于我的勇气和坚贞。我决不会有负众望”。新总统的决心和乐观态度,“点燃了举国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

罗斯福一上任就开始了他在竞选时所承诺的“新政”,政府立即以立法形式,从整顿金融入手,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危机的改革措施。在调整工业生产方面, 最重要的是1933年6月16日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又称“产业复兴法”。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法案要求企业主共同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用以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范围、工资及工时数,禁止以低于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并对产品产量严格限制。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据法案第七条规定,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禁止雇主强迫雇员加入公司工会或反对雇员加入其他工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其他雇用条件。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此外,根据法案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在政府指导下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到1936年,美国工业生产已经接近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民经济得到了初步恢复。

“工业复兴法”重整企业和市场秩序,为企业复兴奠定了基础,但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后,美国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却因其对雇员的保护而斥责它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工业复兴法”违宪。

罗斯福新政挽救了危机中的美国,使国家走出危机,重燃复兴希望。罗斯福新政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提升,他告诉人们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干预。从这一点上说,罗斯福新政最伟大的意义是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5年4月12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突患脑溢血与世长辞。在临终那一天,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唯一阻碍我们实现明天目标的就是对今天的忧虑,让我们怀着坚强而积极的信心奋勇前进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