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门槛(8)

公司战争:全球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 作者:北京仁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绊索

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虽然是针对宏观经济的,但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也难逃这一原理的制约。企业要扩张,首先要求生产能力的扩大,也要求人员的增加、资金的增加、分销商的增加等。当企业将全部心思投入到这些方面时,必然会逐步忽视对顾客尤其是顾客真正需要的关心。如果不将精力集中于生产资源方面,又会导致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管理失控,出现管理上的黑洞。因此许多企业家整天热衷于跑项目、跑资金,而忽视了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等项目建成了,才发现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产品。秦池投巨资于广告,似乎是关注市场,但白酒的消费者真的那样相信广告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池的广告投入与投资建厂没有本质的区别,也类似于“生产资料”方面的投资。尽管广告投入的增长速度必然要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但如果消费者并不真正需要这种广告,那么广告投入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最终的目的,因而就是一种浪费,正如许多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一样。一个企业要避开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绊索,就必须将目光集中于消费者的真正需要、集中于市场竞争结构、市场演进的规律,最后牢牢地抓住消费者,而不是被市场表象牵着鼻子走。

快速成功的陷阱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有二,一是实现不了理想,二是实现了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失败固不足取,但过于迅速的成功往往使企业失去市场的主动权,变得盲目、失去方向,或者被市场的表象所左右。对于一个年轻的企业来说,快速成功或过于容易的成功不仅不是好事,而且可能是灾难。因为成功容易产生盲目自信,从而使企业缺乏在艰苦的环境中形成坚定的信念基础,企业家也会因此缺乏应付复杂环境的锤炼,企业内部的管理也会因此而逐步松懈,缺乏逐步完善的动力和压力,并且会使企业里挤进过多的滥竽充数之辈。最后,过快成功也容易掩盖企业本身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使这些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企业的领导人也不会过问一些深刻的问题,而是被日常事务和各种应酬所淹没。

我国有太多的企业被快速成功所毁灭,也有太多的企业家因为迅速成功而跌跤。今天的企业家应该接受这些教训而变得更趋成熟。秦池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的确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和痛苦的选择。王卓胜1993年刚刚上台时,曾经立下誓言,一年扭亏、两年翻番、三年大发展、四年利税过亿,达不到辞职当工人。这些话的确充满豪气,他也将之付诸实践。但在实现目标之后如何?他当时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仅仅停留在数量指标上,不深入思考企业的信念、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及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是难以持久的。

第四节不按规则的成功≠企业的成功

许多企业的成功是靠打政策的擦边球赚来的,没有付出相应的规则成本。由于其资产来源不是来自于“阳光利润”,有些企业现在虽然资产达到了数十亿,但只能在水底下潜游,仍然不敢浮出水面,这就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按规则的成功只是暂时的成功,规则在约束企业、人才的同时也在保护他们,所以遵守规则就是保护企业自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