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7)

说钱 作者:卢晓刚


这就等于现在把纸币一撕两半来用,一元顶两元。

老百姓来气,都把这种圈圈钱叫做“大眼贼”、“短命”。

看来货币的事,全靠利益驱动也真是不行。到后来,新接班的宋明帝见国家的面子丢大了,下了死令,严禁什么“鹅眼”、“鸡眼”的流通,后来又禁止了私铸,再后来,连官铸也不铸了。

国家的造币衙门——钱署,摘牌撤销!

我们还是只用古人的钱吧。

几亿铜钱全都化作了菩萨

宋之后,是齐,在钱币史上没什么可说的,基本没铸钱。

齐完了是梁,有了一点戏。这时候南方用钱的地方多了起来,出现了一个术语,叫“女钱”。

女钱,即“剪边五铢”,也就是上面说的,加工后中间剩下的那部分。一个方孔,外面有小小的一圈“肉”。

这种小小钱,可以拿来做一种游戏玩,叫“射雉戏”,射雉,是射野鸡的意思,具体拿这残钱怎么来玩,想破脑袋我也不知道。

后来在宋徽宗的那个宋朝,出了个年轻的钱币学家洪遵,写过一部《泉志》——那就是古代的《说钱》了。

《泉志》里保留了不少上自南朝、下到北宋人的钱币学理论和见闻。里面只提到过一句:“雉钱,小者至径六分,重二铢半。世有射雉戏,用此钱也。”

古人写文章,用字真是吝啬得很,就到此为止!

所以女钱也叫“雉钱”。

这钱还有一个名称,叫“五铢对文”,是指剪边剪得较多的一种,钱上的文字只剩下一半。

梁朝的开国梁武帝萧衍,还下令让钱署专门铸了一种女钱。因为他这是官铸的,所以民间叫它“公式女钱”。

钱没有边,怎么就叫女钱?这我也想不出来。也可能是古代的性别歧视吧,次一等的为雌?但愿没有什么黄色的意思。

梁武帝这个人,不单在南朝皇帝里,就是在历代皇帝里,也是有特色的一个。他多才多艺,文武兼备,会作诗、懂音乐。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盛行,他晚年也成了虔诚的佛教徒。

信佛之后,梁武帝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人民效仿。还要求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跟着吃素。

他还几次“舍身”到庙里做和尚,就是不出来管理朝政,害得大臣先后凑了四万万钱来赎他。

在货币领域里,他也有惊人之举。自宋明帝停止铸钱以后,民间都使用古钱,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到梁朝几乎又要回到实物交易了。梁武帝决心整顿,先是禁了古钱,又禁了私铸,最后索性连铜钱也全部都禁了,改铸铁钱。

铸铁钱,是因为铜料实在不够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铁钱。

他也不想想,铁钱固然不缺原料,但是更能刺激私铸。果然,铁钱通行十多年后,民间真的、假的铁钱堆积如山,物价狂涨。

市场交易就更为壮观,拿钱袋子去做买卖是不行了,都用牛车一车一车地运钱。哪还有按多少文来数钱的了,都是按贯来计数。

据记载,买米一斗,要铁钱80万;买狗一只,要铁钱20万(见《魏书》)。那年头,人人都能腰缠万贯。

铁钱的信誉荡然无存,等到梁朝灭亡后,铁钱也就废止了。

这个“黑铁时代”,也是南北朝政治史中比较荒唐的一幕。

梁朝为什么铜料奇缺呢?原来是跟佛教兴盛有关。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在南朝,何止七百八十寺?梁武帝时仅建康城内,就有寺庙700多座,和尚尼姑人数过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