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篇 南朝四百八十寺富得流油(8)

说钱 作者:卢晓刚


有庙,就得有菩萨,那时的菩萨不全都是泥塑木雕,很多是用铜浇铸、用金涂面的,以示虔诚。还有寺庙装饰、佛教仪式用的大量法器,也都非铜不可。

这样,庙里用去的铜材,就不知能铸几万几亿钱了。此外大臣们为梁武帝赎身用的四亿铜钱,八成也都有去无回,全变成了菩萨金身。

铜一稀缺,人们就越发珍惜,舍不得用铜钱,你收藏我也收藏,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以至闹起了钱荒。

这一时期的“短陌”已成了规矩,梁朝的东一半国土上,是八十当百,叫做“东钱”;西一半国土上是七十当百,叫做“西钱”; 唯有京师稍体面一点,以九十当百,叫做“长钱”。

到了梁朝快咽气的时候,铜钱已是三十五当百了。

人真是太聪明了!“短陌”,呵呵,这也相当于把纸币撕成两半用。这是民间自发的“增值法”。

梁武帝早年驰骋疆场,雄姿英发,政治上也很清明,到晚年却昏聩得无以复加。后来有个羯族人侯景作乱,以1000人起家,没几天工夫竟纠合了10万人众,打进了京师,把这个85岁的老皇帝看管起来不给饭吃,硬是给活活饿死了。

梁朝完了,接下来是陈朝。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也是一代英主,治军从政,都有雄才大略。他少年时贫寒,当过打渔郎,后来做官也是从基层起步的,当过里长和油库的小官。

梁武帝死后,他总揽了梁朝的军国大事,几次谋划完成中原统一大业,极受百姓拥戴,最后受禅让做了新朝代的皇帝。

陈霸先登基后,政治清明,江南一片安泰。

后来的唐太宗和魏征,都很服气他。魏征认为陈霸先功勋不下曹操、刘裕,雄豪无愧刘备、孙权。

可惜,天不怜才,他登位才三年,就病逝了。否则,后面隋唐的历史都可能要改写。

陈朝起初所用的钱,也还是乱七八糟,鹅眼钱也在流行,粮食布帛也当钱用。到第二个皇帝时,开始铸五铢钱。这是汉武帝以后罕见的好钱,相当精整,一当鹅眼钱十。

到了陈朝后期的宣帝时,大概财政有点紧张了,又铸所谓“太货六铢”,一当五铢钱十。

这是又要明明白白地抢钱了,老百姓坚决抵制。这个六铢钱上的篆文“六”,写得像一个人双手叉腰,于是就有人编出民谣来唱:“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

这歌谣,真的就唱衰了陈朝了。

宣帝一死,六铢钱也就停用。下一个皇帝是谁?是做《玉树后庭花》曲子的陈后主!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歌词写得太丧气,南朝也就在他这儿亡了。

最牛的钱出在北朝末代

既然是说南北朝,有南朝就有北朝。因为北朝多为“胡人”建立,在古代正统史家的潜意识里,北朝政权多少有点来路不正,后世士大夫对北朝的兴趣也不大。影响至今,实际上我们对北朝也十分陌生。

其实最后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的隋唐,严格意义上都属于“北朝”,可是因为这两个大王朝都是正统,印象中这又天经地义是“我们”的了。古代的“华夷之辨”,就是这么矛盾。

好,我们来看北朝的第一王朝——北魏。

这是个鲜卑族政权,疆域辽阔,黄河流域尽为其所有。后来它又出了个极为倾慕汉文化的孝文帝,把都城从原来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禁止胡服胡语,彻底汉化,可以说成了“我们”的北方大帝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