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祥之兆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股票?股市?这东西就从没入过摩根家族的“法眼”。

皮尔庞特对股市所持的一贯态度,是鄙夷和不屑。在谈及股票时,他曾说道:“我从不赌博!”当被人问及股指下跌之类的问题时,他会不耐烦地答道,“股票总会波动”或是“抛空的人永远多于买入者”。

杰克继承了先辈的这项光荣传统。1894年时,小杰克便在证券交易所拥有席位。不过,保留席位只是为了减少摩根银行经纪人的手续费,他从未进行过任何一笔交易。只有一次例外,他曾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交易所大厅里,但他关注的也是自由事业债券价格,与股票无关。

普通股,只占摩根证券承销业务量的3%。

债券批发和银行业务,才是摩根的主业。杰克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推崇像铁路债券这样的稳健投资,对于挖内情、套消息、操纵股价等龌龊伎俩,他一贯采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然而市场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20年代初,斯特朗大幅度提高利率,为英国金融体制的重建积蓄力量,这客观上打压了日益膨胀的商品市场、挤破了资产价格泡沫。可一战时期国力大幅提升的美国,从土地、石油、矿产等市场抽逃出来的如潮资金,会涌向哪里?

证券市场——股市和债市。

债券市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第五章“笑看风云”之四“恶性债务链”),不再赘述。

股市就要多说两句了。战前,和债券相比,股票的地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银行和保险公司会进行一些股票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绝不会参与。

可是战后,公众对股票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批散户进入股市,那时的杠杆率极高,保证金比例仅为10%。也就是说,他们投入1美元,就可以购入10美元的股票。投资者趋之若鹜,入市股民数量迅速蹿升到了近300万(要知道,美国人口当时才亿,且绝大部分是不炒股的农民)。

交易员的数量也在猛增。美国的证券交易员战前还不足250人,战后像道琼斯指数一样一路飙升到了6500人之多。1929年时,普通股一骑绝尘,在新发行的证券中占比超过一半。

证券市场的火爆和丰厚的回报,引诱着企业拿出大量的盈余现金,从事股票投机和保证金贷款。为给证券市场降温,美联储叫停银行的保证金贷款,可利益驱动下的企业拆借行为联储却无力制止,政策效应因此大大削弱。一时间,股市和债市的资金更加泛滥。

尽管摩根对股票“保持距离”的立场从未改变,可火热的交易、高额的回报、贪婪的欲望,无不在动摇和腐蚀着摩根合伙人的决心。一连串的事件,令高傲的摩根银行陷入尴尬,一种不祥的征兆笼罩着摩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美国。

1926年7月,摩根合伙人科克伦与一位记者朋友乘坐油轮前往欧洲。海上航行时,他踱步到油轮上的经纪办公室看看当天的美国股市。不料,道琼斯股市行情显示屏上弹出他的一段话:通用汽车的股票最后会以高于现价100点的价格抛出。摩根和通用的关系路人皆知,短短两个交易日,通用股票便蹿升了25个点。

内幕交易也不请自来。20年代,股市上弥漫的谣言和爵士乐一样盛行,通过消息(不论真假)赚了钱的大有人在。摩根,这个离消息源最近的地方,令其合伙人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当时,美国法律尚不健全,内幕交易并不是违法行为。结果,摩根合伙人和雇员,通过内幕交易、泄露信息大发其财,“捞外快”成了很多摩根人的第二职业。

不仅如此,对普通股不屑一顾的摩根,还卷入了股票联营基金活动(该基金在罗斯福新政后被列为非法)。1927年-1931年间,摩根银行参与了50多个股票联营基金。这些基金暗中操纵股价,有时还以“救市者”的形象亮一下相。据说,截至1929年底,有超过100种的股票在联营基金的操控之下。

摩根财团,陷入股市漩涡愈深,灾难临近的脚步声便愈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