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厉以宁:就业问题制约中国经济发展(2)

中国经济大预测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着农民工进城、在城里有稳定职业后来解决,这样农民工在城里就好了。首先有技术又能找到职业,户口问题不成问题,将来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前景放在前面,他不会盲目、无序地拥到城里来,每家人都会有规划,准备到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谋什么样的职业;而就业的解决又跟民营经济的发展连在一起,中国75%的新增劳动力是民营经济吸收的,放宽民营经济,然后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户籍问题。这么多农民进城了,你想想看,住房就要新建、马路就要拓宽、水电煤气供暖都要解决,家属进城了、孩子进城了,医院、学校都要解决,这能吸收多少人就业?所以说,加快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解决就业的第二条路。

第三,需要做到的是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现在刚刚开始,多年以来我们把企业的产权、投资的产权陆续解决了,但资源的产权没解决。就像中国最近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它的影响之大,最近你们可能没有去中国的林区看一看,那简直是热火朝天。我们刚从那里回来。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搞“农业承包制”,搞的是农田承包制,农田都包产到户,但集体林权(没有解决),山没有动。为什么当时没有改革?因为刚刚改革开放,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信任,你把山包给我了,我就赶快砍树,如果不砍,过两天你又把山收回去我不就吃亏了吗?(人们)砍树,(所以政策)紧急刹车,所以山没有动。

30年了,2008年6月8日中央公布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样老百姓就不像过去那样了,集体林权,多少亩地?25亿亩(耕地是18亿亩),承包期70年不变。所以现在的山都有主了,就是因为它的林地都划分了,这个山是我的、那个山是你的,就种树了,(现在)流行一句话“爷爷种树,孙子来砍”,也就是70年以后来砍,是这样的情况。

最近我刚从那里了解了情况,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林权制度改革,山上发生了大火,农民都抢着去山上扑火。这山是我的,烧的都是我们的树啊,亲戚朋友大家一起上山救火,过去没有过这样的现象。林下养鸡,林间种蘑菇、种药材,资源产权明确了,将是巨大的改革。

草原呢?草原也要明确产权,国有林场呢?国有林场也要改革。所有这些都是增加就业的。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考察了江西、福建两省,农民都从沿海回去了,回到哪儿呢?上山了,他家里有树了,家里没树的,别的农家有树,来吧,到这儿干活,一样是干。所以我们要看到,这里的就业潜力是很大的,这是体制的改革。

接着我们讲结构的调整,首先来看,如果结构有所变动,农村还是可以吸引人的。我们在河南省漯河、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重庆几个区都考察了,农业产业化改变了过去单纯种粮食(的模式),在确保良田不变的情况下种柑橘(重庆),重庆梁平县种西瓜,在河南有种石榴的,这样产业链就延长了。产业链延长后对农民来说,上游企业需要劳动力,下游营销、运输企业需要劳动力,当中是种植,产业链延伸后,农村本身就是需要劳动力的。农民在城里住,孩子在城里上学,工作单位是农村,每天骑摩托车下乡干活,晚上又回来。这是新的情况,农业本身还是吸引人的。

再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我们还有很大扩充的余地,因为我们第三产业的比重才占了40%。知识产业可以吸收多少人?服务外包,最近看到一个结构很有意思,西安一个企业(做)服务外包,替美国看仓库,这是怎么回事?是这样的:美国的夜晚是中国的白天,中国的白天是美国的夜晚,美国在夜晚找人看仓库工资要贵好几倍,而且美国收入比较低的人有时候并不认真负责,工资高,就增加了成本,(于是他们)找到了中国,找到了西安一家公司替他们看仓库。怎么看?中国人不用去的,全部的电脑设备和美国仓库的探灯连在一起,一部电话(联系上了)美国当地的派出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