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厉以宁:就业问题制约中国经济发展(3)

中国经济大预测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人家电脑会用、英文会说,再经过一些训练就行了。

因为中国人是白天上班,中国的白天是美国的夜晚,如果某号探灯下有火光,电话马上就打过去;如果探灯下有可疑人影流动,电话马上也打过去,这不是很好吗?解决了中国就业的问题,又对美国有帮助。

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住房都是农民自己盖的,投了好几万,盖一栋四层楼的房子,不能抵押,因为没有产权证。现在重庆在搞试验区,假定农民的房子可以抵押,现在农民的房子值多少钱?全国政协上有一个委员说,初步估计值18万亿元,三分之一拿出来抵押就是6万亿,这6万亿一抵押,农村经济就活了,这能增加多少企业、增加多少人的就业啊!

再说城里人住房结构的调整,要大量兴建社会保障型住房,(多盖)小户型,收入偏低的人可以买住房。这种房子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手段,因为搬入新房子后就要来买东西的,旧家具不要了,旧家用电器要换了。如果两个老朋友第一句话就问:“你搬了没有?”“快了快了,正在装修呢。”一个城市,如果大家都忙于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这个城市就兴旺了,这个城市的就业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冷冷清清,没人搬家,就业解决不了,城市还没有生气呢。所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些都)有助于结构调整。

我们再来谈,产业升级难道就一定要限制就业吗?中国要大办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在广东的调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99%都就业了,抢着要。中国的熟练技工太少,技师太少。这方面跟产业升级是有关的,我们从整个近代来看,新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中涌现出来的,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假定产业升级了,劳动力素质不提高、不经过职业培训,那怎么行呢?所以我们说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且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后,收入也会增多了。

前不久我刚从广东回来,广东熟练一些的技工,8000元/月的工资聘不到人,为什么?因为要求是熟练技工。

这样一来,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上去了,又对扩大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以上几个分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当前我们应该把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假定中国现在发生了通货膨胀那该怎么办?假定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率突破了9%,到了更高一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或者国际上石油价格上涨,中国物价也因此上涨,假定通货膨胀上涨怎么办?我这里提的问题是“难道仅仅只有紧缩一条路吗?”

问题要看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假定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当然是有效的,闸门一关不就行了吗?信贷闸门一关,财政闸门一关,但同时又会带来失业问题;假定是成本推进式的通货膨胀,紧缩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成本推进的问题需要增加供给才能解决,需要降低原材料价格、降低粮食价格才能解决;假定是国际收入型的通胀紧缩更没用了,需要的东西除了要进口还是要进口,紧缩有用吗?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到,紧缩不是万能的,即使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成分,也不一定只靠紧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可以松紧搭配的,难道一定要“双紧”吗?

货币政策在中国来说主要是三个:一个是信贷规模控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利率的调整。公共市场业务在中国还不是太重要,这些政策同样可以松紧搭配,甚至可以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货币政策的细化,货币政策难道只有总量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做,东、中、西部分开算,东部提高一点,西部、中部不变,西部甚至还可以再降一点。所以国民经济的调控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据情况随时掌握。

中国经济最怕的不是通货膨胀,除了刚才我讲的问题外,中国经济最怕的是“滞胀”。经济停止增长、失业增加,又有通货膨胀。而且中国的“滞胀”和外国的“滞胀”是不一样的,外国经济增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