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对比看复苏(4)

中国经济大预测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国同事在这里,我想请美国同事讲一下你觉得美国的心态如何?美国人对自己的经济有信心没有?

丹尼尔·麦克法登:现在,美国有一个“动物精神”的问题,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公众的抗议对国家经济不一定有好处,对于美国的贸易伙伴来说,可能也会有问题,因为美国国内形势不稳定。

主持人:你如何重新评估你对中国的意见?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由于金融危机,美国的经济制度是不是可靠?

茅于轼: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上世纪初到现在一百年间,它积累了很多经验,针对过去的很多错误想出了很多办法,一步步走到现在,我并不认为有别的制度能够代替美国现在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还在不断完善,克服它自己的缺点,我想这也是一条共同的路子,不管全世界哪个国家,都需要克服它自己的错误;中国改革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借鉴于世界各国的经验,比如市场经济,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经验。

市场经济,中国虽然也有,但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中国有市场,但没有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市场,但这个市场不断受到强烈的政治干扰,个人财产得不到严格保护,商业合同不能严格履行,政府可以为所欲为。现在我们学习了市场制度这样的经验,保护私人财产和公家财产,我们保护贸易的自由,保护老百姓的创新精神,这些方面还有很多改善的余地。

美国的再生力量还是很强的,我并不认为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就会彻底改变它的制度。现在加强金融监管,有一种说法是,美国银行要国有化,我估计不大可能,还是以民营经济为基础的自由市场。虽然我不认为它的原则有什么毛病,但它的管理恐怕有问题,不管是什么制度的国家都会有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按照自己的经验、参考别人的教训完善自己的管理和制度。

高尚全:改革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也不可能停止,改革是没有止境的,现在一说起来给我的印象好像是国内的改革搞得差不多了;但相比之下,我觉得改革是无止境的,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搞了很长时间市场经济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暴露矛盾,再根据矛盾采取改革措施,所以改革不可能终止,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哪个国家恐怕都是如此。

虽然我们改革的目标明确了,但改革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就此完成,改革是长期过程,我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谢谢。

保育钧:这次的金融危机表面上是美国人搞出来的,其实也不能怪美国人,市场经济必然会有周期,有高峰、有低谷,这次是在金融领域爆发出来的。

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也要有思想准备,经济是有周期的,这些年我们为什么没有闹危机?因为国家有宏观调控熨平了曲线,有好处也有坏处,付出的成本比较高。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也是好事儿,教育了我们中国,按老办法发展下去是不行的,经济结构非调整不可,发展方式非转变不可,暴露了我们经济领域深层次的矛盾,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有什么问题,下决心改革,刚才高先生、茅老师都讲了。

我总觉得我们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不是一句空话,首先是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比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厉害;还有所有制结构,尽管现在提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民营经济受挤压、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刚才问我,中国怎么走出困境?我觉得中国的前途在于经济民营、政治民主,没有民营经济充分的发展,这些结构问题解决不了。

中国经济真正走上正轨,从巩固回升的局面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就看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是不是充分发展了,是不是能取得国有企业那样的地位。现在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一些领域还没有获得平等竞争的地位,没有获得平等保护的权益。

要深化改革,所有制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该退出的还得退出。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