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肥胖流行也是我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吗(4)

直觉:为什么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活 作者:(美)彼得·乌比尔


比较苹果和橘子

朱尔斯的深刻见解引发了经济学家革命性的思考,即著名的边际主义革命。而恰巧,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发展了边际效用理论,此人即为斯坦利·杰文斯(Stanley Jevons)。他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这所大学是杰里米·边沁创立的。在边沁时代,他写道:“经济学的真实理论只有通过追溯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源―快乐和痛苦的内心感觉,才能获得。”但是杰文斯的理论不像边沁那样含糊不清,相反,他试图将快乐和痛苦量化。为此,杰文斯充分利用了人类市场行为是基于货币决策这一事实。如果1加仑的水要1美元,我还会用水灌溉我的草坪吗?我想我不会,因为用水(以及牛奶和橡皮泥)越多,花钱也就越多,人们自然要考虑购买所得的收益与花费相比是否值得。

当杰文斯开始发展他的理论时,他是悉尼皇家造币厂的化验员,负责测试硬币中是不是有足够的含金量。这种工作没什么过高的技术含量,所以他利用闲暇时间来研究一些课题,例如天气和地理、植物和岩石,同时也开始研读经济学。他很快阅读了有关这一课题仅有的一些文献,并开始确信,要想揭开市场的面纱就必须将数学引入这个学科。

1859年,他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当时他24岁,专攻逻辑学、数学和经济学。杰文斯采用了杜普伊的边际效用概念,并说明了如何用边际效用概念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从而发起了边际主义革命。像边沁一样,他把着眼点放在快乐和痛苦的心理重要性上。但是针对这些强烈的感情,他深信人们的决定中所蕴含的理性:“人们对这些感情相对分量的估计表现在具体的选择或决定中。人们从两条或更多条道路中选择其中一条的行为证明,我们预期并相信这条路能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出理性选择的人们应该使每1美元的支出都带来同样的效用。

为了说明他的观点,杰文斯以苹果和橘子为例。假定1个苹果卖10美分,1个橘子卖20美分。如果我对苹果和橘子一样喜欢,并且我打算花20美分,那么我将买2个苹果,因为我用相同的钱购买2个苹果得到的收益―快乐,大于1个橘子的。

但是假设我要花3美元来买水果,我就没有必要买30个苹果。当我已经拥有28个苹果时,我会觉得20美分的橘子给我带来的收益要大于第29和第30个苹果。对每20美分的增额,我会比较2个苹果和1个橘子带给我收益的大小。对我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理性的做法就是同时购买苹果和橘子,从而使我从最后2个苹果中获得的边际收益,即额外收益,与我从最后1个橘子中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