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计算机产业的形态(3)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作者:(匈牙利)安迪·格鲁夫


同样,在操作系统中也有一些声誉甚佳的品牌。20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微软公司的早期操作系统DOS,在90年代,该系统得到改良,变得更易于使用,Windows系统便出现了。它与IBM公司的OS/2、苹果公司的Mac和一些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进行竞争。

只要到附近的计算机商店转一转,人们就会注意到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充斥货架,彼此竞争着去吸引顾客。它们有试算表、文字处理、数据库包、日历软件等,计算机产品的销售也日益综合化。零售店与商家竞争,而商家又与超市竞争,它们都出售数家公司制造的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商的产品,就像很多杂货店销售不同品牌的牙膏一样。

由此可见,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计算的方式已终改变。旧式纵向的方式已进化至新式横向的方式。首先,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发展为PC机,然后重要的计算不断地开始按此方法进行。一段时间以后,整个产业结构转变为横向结构,如图表7所示。

现在回顾起来,我也无法说清在计算机产业中战略转折点始于何处。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PC机开始出现时吗?还是在80年代后半期当基于PC技术的网络开始大幅发展时?很难将它说清楚。可是有些事实还是很清楚的:进入80年代后,原先的计算机公司仍然很强大,充满活力和继续发展着。IBM公司曾预计它将在80年代末期成为一个拥有上千亿美元营业额的大企业。但正是在80年代末期,实际上很多大型的旧式纵向型计算机公司正处于关闭和重组之中,而一批新面孔已登上了舞台。计算机产业内的这种更新换代一直让我想起人的“变脸”(Morphing)。不知不觉中一张脸消失了,与此同时,一副新面孔显现了,你无法准确地说第一张脸消逝、第二张脸新生的那转瞬一刻。你所知道的只是在那过程的开始你见到的是一副模样,而到结束时又是另一副模样,可你就是说不出面庞在某一确切的时刻是此而非彼。情况就是这样,即使你是在回顾之时也是如此。

这种转型越深入,昔日旧式纵向体系中成就辉煌的计算机公司的日子就越艰难;但与此同时,新秩序为一批新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机遇。于是,康柏公司成为《财富》杂志500家幸运公司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年收入高达10亿美元。这些公司把握了新兴工业中的发展动力,它们顺应新的经营模式,因而得以发展,其他公司如戴尔和Novell也是这样。在后文中对它们将有详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