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计算机产业的形态(4)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作者:(匈牙利)安迪·格鲁夫


战略转折点之后

不仅计算的基础改变了,竞争的基础也改变了。在同一水平线领域内的竞争者们为争取最大的份额在技术和市场上奋力地争斗着。这种新的计算方式的力量源泉在于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胜利者无疑日益强大,而失败者逐渐地虚弱下去。

1981年以后,当IBM公司选择英特尔作为自己的PC机内置微处理器时,英特尔已成为微处理器制造产业中最受欢迎的一员了。从此,计算机产业的成员们,即计算机制造厂家和操作系统供给者们,发现将自己的产业建立在英特尔架构的微芯片上更易取得经济效益。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每一年中英特尔的产品最多最好。如果你将自己的产业建立在这一行的领导者之上,你自己的业务也必将发展壮大。

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们也受市场占有率因素的驱使,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将自己的产品建立在微软公司市场占有率更高的Windows系统上,要么建立在市场竞争份额较小的操作系统上。逐渐地,他们决定将前者列为自己的基础,而这也一步步地增强了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力量。

计算机产业从旧的模式向新的模式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花费了好多年的时间,由许多小步骤聚积而来――大型机在新的应用上败阵于PC机,程序员转移了注意力,旧软件公司萎缩,新软件公司勃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无数的事例终于汇成了计算机产业的转型。

让我们以一家大型机公司为例来看一看从纵向产业结构向横向结构转型的情况。具体来说,就从IBM公司的角度来看吧。在旧式产业体系中IBM公司是最强盛的,那么这一场变化给IBM公司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IBM的发展速度减缓,因为很多的计算机由主机转移至立足于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去了,可这并不是全部。IBM是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他们在纵向计算机产业体系中一次又一次地获胜,数十年来一直是竞争的赢家,管理IBM的经理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因为在这个框架中开发产品和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凭取得的业绩得到提拔,长期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纵向产业体系的信念。因此,当计算机产业改变时,他们试图继续用传统的思维去对待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因为在过去那些经验是非常成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