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 搜索同用户界面(1)

搜(第2版) 作者:(美)约翰·巴特尔


人工智能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搜索是有希望解决这个难题的许多尝试的催化剂。实质上,搜索是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最有趣的问题。许多专家宣称更进一步地探索搜索的奥秘,我们就能发现一条万灵咒语,解决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在商务和学术领域里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使我们可以创造出无论以任何标准衡量,其行为模式都与人类别无二致的计算机。

简而言之,搜索的发展很可能会引发超级电脑哈尔(Hal)的出现。哈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那个高智能但是行动迟缓的电脑幽灵。或者,如果这个可能性不能使你夜不能寐的话,就把搜索想象成《终结者》系列电影,或者假想一下反乌托邦的《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管理世界的人工智能体系的基础。我们被人类同机器对话这个创意深深吸引,而它则主导了我们的文化景观。要把上述这些可能性中的任何一个变成现实,搜索是最有前途的途径。你大可以把我叫成妄想狂(至少有许多人和我想的一样),但是,仅凭这一点,搜索就值得我们去了解。

搜索还会改变我们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确实是个引人侧目的说法,但是在这个说法背后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在我还没有把话题扯得太远之前,我需要先声明,尽管我已经这样描绘了人类意图数据库,但它其实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尽管约翰.波因德克斯特曾试图构建这样一个个人档案数据库,但并没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来追踪我们在网络上的所有行动。我们的点击流,也就是我们全部的线上生活,分散在一片由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网站和个人电脑构成的广袤的领域内,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被收集和整理,一直保持沉默。

但是,这个局面正在迅速改变。就在10年之前,带宽还是稀缺资源,信息存储的成本非常高。互联网的使用还远未普及,文件还很小,大部分网络公司也不会保存它们的工作记录文档,因为保存数据太贵了。在过去几年间,我们的大部分以数字为媒体的行为都转移到了网络上,不管是电子邮件、搜索,还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储存每兆比特的成本已经迅速下降,而且会继续降到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地步。与此同时,带宽也大大加宽,人们的互联网使用率也大幅增加。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家庭和各种工作场所必备的设施。本质上,我们已经把过去生活中暂时的、日常的部分都变成了永恒的行为,比如,平时我们习惯同谁谈话,我们寻找什么,购买什么。这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在描摹一张像乔伊斯小说那样复杂的图,记录下我们世俗而又特别的人生轨迹。而绘图的行为是在我们与互联网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不管我们使用个人电脑,电话还是音乐播放器。这种互动还包括我们同商业机构进行的在线或店堂内交易。(毕竟,杂货店的会员卡信息一定得存储在什么地方,不是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