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 搜索同用户界面(2)

搜(第2版) 作者:(美)约翰·巴特尔


让我们回头看看前网络时代,也就是1985~1995年的个人电脑时代。在那个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对于通过计算机键盘进行的交流和发现的行为,我们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假设。我们(也许正确,也许错误地)以为,我们在计算机上的行为是不会被长期记录的。我们认为我们在硬盘或者后来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上仔细搜查的时候留下的数字足迹,也就是我们的点击流,就像电话谈话一样转瞬即逝。不然又能怎样呢?除了通过它们而实现的行为之外,点击流毫无价值,不过是为了实现找到某个文档或者传递某个信息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罢了。

对于电子邮件,我们也抱有同样的想法。确实,我们知道邮件会短暂停留于服务器上。但是,多年以来,我们始终相信它们是“我们”的电邮,无论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还是我们赖以传递它们的网络都无权检查和利用它们,更不用说拥有它们了。(事实上,1986年美国通过的《电子通信隐私法案》也已经把这种观点纳入法律保护,至少对私人电子邮件来说是这样的。)目前,我们当中一些更世故的电子邮件用户渐渐认识到,在一个公司、国家的环境下,这样的臆测是多么的愚蠢。然而,电子邮件是瞬时性的媒介这个想法仍然受到普遍认可。弗兰克.奎特隆是技术领域最有影响的银行家之一,肯定不能算是个计算机盲,可是,2003年,他却被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害了―在一场受到广泛关注的官司里,暗示他有罪的电子邮件被当做对他不利的证据使用。

然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出现这样的负面后果的几率微乎其微,我们仍然相信电子邮件是一种极端私密和暂时性的通讯方式。即使这些电邮储存在雅虎、Hotmail或者Gmail网站的服务器上,情况也是如此。

最后,在个人电脑时代,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关系网)或者我们同商品和服务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商业活动网)都是暂时性的。没有互联网的存在,又怎么会有别的可能性呢?的确,长期来讲,偶然会有人得到你的电话卡、备忘录或是信用卡交易凭条。只有在这些时候,你的隐私和安全才会受到威胁。但是如果使用电子邮件,出现类似情况的机会就少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像Linked In或者Frindster这类基于互联网的人际关系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也可以被称为搜索在找人方面的应用。近年来,这一领域受到风险投资行业的青睐,相关软件的开发也很发达。到2003年春夏之交,每10名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个在社交网络中注册,每5名中就有一个访问过此类网站。兴起之前,人际关系网仅仅是你的个人联系数据库中的记录。

但是如今,我们生活的许多细节都被记录和保留在各种东西中,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商业性的。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很简单:充满创意的公司通过解释点击流的样式,找到了提供基于网络的优质服务的方法(碰巧,这些服务都很赚钱)。像大多数物质文明产物一样,点击流正在成为一种资产。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网络行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有些公司,通过计算点击流的样式来开发这项资产,比如Google的页面序列等级(PageRank)算法;另外一些公司采取的是更直接的方式,比如支持亚马逊公司推荐体制的算法体系。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搜索引擎都试图显示与你的意图相匹配的广告,继而利用点击流赚钱。

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转化也有简单却令人信服的理

由―搜索、推荐系统,还有电子邮件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和方便。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愿意用我们的隐私来交换便利、服务和力量。

亚马逊A9搜索引擎的首席执行官尤迪.曼比指出:“作为一项课题,目前只有5%的搜索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有区区5%,但是搜索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搜索引发点击流,而点击流推动利润的产生。这是点击流被永久保留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我们发掘全球化信息空间的时候,搜索就成为我们手中的铁锹,成为我们探寻和发现的利器。空白的搜索框和闪烁的光标预设了你的搜索产生的数字产品。你的鼠标在众多的链接上游移不定,而这些链接都在等待你的点击将它转化成这个时代的永恒索引中的一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