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谷歌运用新的商业策略

谷歌小子 作者:(美)理查德·勃兰特


自从这两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于1998年年底创办谷歌公司以来,这只是有关谷歌道德立场的诸多焦点问题之一。谷歌脱胎于一个只有计算机科学家才会喜爱的项目:大型研究论文发表数据库的搜索技术开发。但是,他们偶然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搜索互联网繁杂数据的更好方法――并最终将他们的技术转化为今天这家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公司之一。

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成就一家成功的公司,商业策略才能做到这一点。凭借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拉里和谢尔盖创办了一家独特的公司。它运用的策略适应互联网时代,恰如适应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谷歌或许不能延续300年之久,但它仍然前途远大,它的影响力方兴未艾。

如果说拉里和谢尔盖弹奏出的是完美的商业和弦,那是对21世纪的低估。当他们创办谷歌时,他们步入的是一场权威们所坚称的尚未开始就已失败的战争。1998年中期,屹立在万维网之巅的是雅虎公司。雅虎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互联网网站,75%的网络搜索由此起步,每月雅虎的访问量达到2 500万人次。1998年9月,它成为第一批纯粹靠互联网赢利的公司。

同年3月,《财富》杂志总结了非常普遍的看法:“雅虎!赢得了搜索引擎的战争,并为取得更大的成就作好了准备。”杂志编辑声称。雅虎的股票飞涨,突破每股100美元,一路飙升至1999年年底的230美元,创历史新高。

接着它就彻底崩盘。到2000年中期,雅虎的股票呈自由落体状一路触底至每股5美元以下。一度被盛赞为互联网伟大梦想家的雅虎首席执行官提姆.库格(Tim Koogle)一年后被解职。似乎没有人知道是什么重创了雅虎。不过无论是什么,它都错过了谷歌。

事实是世事已然变迁。1999年12月31日之前,在千年虫恐慌的威胁下,全球公司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新计算机和新软件。技术公司成长壮大,其股票价格的涨幅更大。强劲的科技股市场鼓舞着风险投资人向网络公司注资,仅凭一个商业计划和一个臆想就筹措上市。操盘手听从领导者的旨意,哄抬网络公司的股票价格。股票市场一飞冲天,以至于美联储试图通过提高利率来为非理性繁荣降温。

结果证明,所有这些举动都是错误的。2000年1月1日,千年虫恐慌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注资硅谷的水龙头被关闭了。一时间,各公司纷纷停止购买计算机,科技公司的利润大幅跳水,收入的下降吞没了股票价格,高利率又雪上加霜。无利可图的网络公司发现它们的股票价格已经跌至每股几美分,风险投资人也停止了投资。真正的千年虫灾难,其结果并非计算机崩溃,而是互联网市场的崩溃,这是由千年虫恐慌导致的支出告罄所引发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