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和谐是多极世界的本质要求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作者:汪澄清


在人类探索世界本质、寄予世界希望的过程中,在人类试图提出和回答世界是什么、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先验性的假设,就认为整个世界存在着某种可以称之为“秩序”的东西。

一个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结构存在秩序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社会呢?社会是否也存在着它固有的秩序、固有的和谐呢?这一问题的引申意义在于,如果存在着这种秩序、这种和谐,那么正如人体一样,你一旦破坏了正常生存所需要的某种平衡,就会出现社会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自然把我们的关注点带进社会领域。

长期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在讨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但人们一直关注的却仅仅是一个相对狭小的问题,这就是国家职能和国家关系的问题,或者说是社会是什么六子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人们注意到,人首先会索要应该分配给每个人的快乐或者人权。后来,他们还会在这个世间索要应该分配给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然,他们也需要安全和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还要求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当这些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国家之间的平等权也开始提到历史的议事日程,这就是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就是多极世界的真正来临。

在这个多极世界里,建立其秩序的根本已经不可避免地落到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信奉的“和谐”二字上。原因很简单,其一,美国的民主只?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没有把自然纳入视野。美国在与英国争取人权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样的经历使它更多地看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我们人类自身,连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血和肉,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他们只是在对大自然改造到一定程度,才发现大自然的报复,才发现如果现在不警惕和处理好温室效应,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灾难。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政治的需要,尤其是总统拉选票的需要,为了获取那些仅仅关心自己收入和工作的极小部分但又有相当影响力的选民的选票,他们有时会对些显而易见的人类利益熟视无睹,而那些利欲熏心的商业主又在为着自己的利益,拿出部分资金去游说,以便在提高技术含量而进行的投入和降低环保标准而进行的努力之间进行比较,这就出现了众所周知的小布什政府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一幕。其二,美国的民主只能用来处理特定国家的问题,它没有把历史迥异、文化不同的众多国家考虑进来。长期以来,美国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政治模式才是世界的榜样,但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身边并没有几个坚定的支持者。美国的早期政治家在建立国家的时候,把法国的三权分立之说引进建国大纲,但即便这些早期?建国者也没有预料到美国会出现两党政治,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模式被标榜为世界的标准。即便是法国、英国和德国这些较为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主实现方式也各不相同。其实,他们不了解世界多样性的重要性,不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道理。不过,在这场危机之后,这种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访问上海时所言:“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加给任何国家”。但是,我们也同样承认,美国人民追求的表达自由、宗教自由、接触信息的机会、参政的充分性和信仰的多样性,同样适合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民。

?国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有着出色的表现,现在我们对于世界事务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我们要在全球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多极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要考虑把自己国家的建国理念放在更加普适的价值观念上,像美国相信“人生来平等,生来自由,生来拥有追求幸福的机会”那样,我们能否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国家,和谐的世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国家与国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幸福家园”?我们能否把建立和谐世界作为我们对外的一个重要原则或者是一个交往的基础?我们是否应该大力宣传这一理念,以便在世界?值观体系中拥有更大的份额?这也是本书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