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和谐是中国的传统智慧(1)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作者:汪澄清


主张社会和谐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的祠堂里,往往会在一个木雕上同时刻有荷花与螃蟹,取其谐音为“和谐”。其实,和谐不仅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它还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我们的研究越深入,越会感到微观世界存在的秩序,越会感到基本粒子的奇妙而规则的结构绝非偶然。微观粒子如此,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中观和宏观世界也应是如此。物理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亦然。正如在普通人眼中天上的星星可能混乱运动着,但在天文学家眼中它却是有规则地排列着、有规则地运动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精神世界也存在着自己的规律,存在着自己的和谐。

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设想,是中国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实践的优秀经验的结晶。早在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中国对于和谐的信念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过去,追溯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另外,早在2005年,胡锦涛同志就已经明确提出为建设和谐世界而努力的观点。他近年来在不同场?,都提到了同样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向世界说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富强对于世界的和谐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中国将继续做和谐世界的耕耘者。

2009年9月23日,胡锦涛同志登上联合国庄严的讲台,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对于当今世界的和谐特征,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和所抱的信念,作了全面的阐述。他明确指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他还向与会者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当然,不仅中国领导人意识到新的多极时代的到来,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包括许多关心世界走向的人们,也开始关注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一重大变化。也正是在这次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演说中强调,“那些习惯于批评美国在全世界采取单边行动的人现在不能充当看客了,他们不能等着美国独自解决全世界的问题。现在是所有人分担自己那份责任,为应对全球挑战作出全球回应的时候了”,美国将“基于相互利益和相互尊重,在合作的新时代里”伸出双手。奥巴马的此番演说表明,美国政府已经彻底告别了前政府在对待伊拉克和联合国等问题上奉行的“单极世界”的思维模式,开始承认世界的“多极”本质。此前,也就是在2009年9月18日,俄罗斯《真理报》网站报道了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对于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的看法。她在参加于西伯利亚鄂木斯克举行的一次年轻企业家国际商务论坛时表示,美国不再有做世界头号国家的想法了。她还指出,美国向来标榜的民主制度,也不是完美得无可挑剔。她深有感触地说:“民主可能是矛盾的、腐败的,也许还存在安全问题。”而且,她还倾向把美?的未来置于与中国、英国和印度平等的地位。她明确表示,北京、伦敦和新德里业已成为华盛顿和纽约的有力竞争对手。

在这世界格局巨变的时代,中国与美国的未来开始受到诸多关注。据新华网哈瓦那2009年9月28日电,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于当日撰文盛赞中国经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批评美国单极世界的没落,从中方和美方两个方面,对于未来世界整体格局作了素描。卡斯特罗当天在古巴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一方面对于中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他说:“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通过革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并在过去的20年里,实现了年增长率10%以上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他还说:“还没有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有过这样的发展速度。如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并且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另一方面,他也对美国单极思维提出了批评。面对刚刚结束的匹兹堡20国集团金融峰会,他作了如下评论:“美国及其盟友幻想着一种没有危机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试图将它兜售给参加峰会的新兴经济国家”,但是“美国如今已无力构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