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金融调控(1)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作者:汪澄清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在近代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专门的金融政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历史的因素是应该首先考虑的。自从国家出现之后,就需要从大众那里获得一部分财产作为国家的财产来支配,同时需要更多的财产(主要是粮食)调剂灾年、战乱等灾害导致的物资短缺。在平常的年代里,还存在着贫富不均的现象,国家需要解决一部分赤贫者的口粮。这就出现了维持收支平衡、维护社会稳定的财政政策。只是随着工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资金过剩之后,金融业才随着金融创新的繁荣而越来越引人注目。这时,企业财富的增加对于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务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金融开始被视为有效地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仍然把它置身于财政部门的管辖之下,已经?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于是出现履行管理货币发行、控制利率和公开市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等重要职能的现代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出现的时代固然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过去,但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政策,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拥有运用价格杠杆的重要权力。财政政策可以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粮食、物品的价格,而货币政策可以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利率(货币的价格)和货币发行量。后来人们发现,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交叉领域,这就是金融政策。金融政策在以前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这样明显地被人?认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的全球化和金融的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使得人们不得不从金融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便出现了当代的金融政策。中国近年来召开过几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专门把金融问题提出来,一揽子加以解决。国外很多人也认为,发行国债虽然由中央银行实施,它却属于财政政策范畴。事实上,国债的发行可以认为是金融政策的内容。

事实上,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也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总会面临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基本问题。我们需要生存,就要有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衣物、住房等。而要获得这些必需品,就?需生产它们,这就是工作。这些工作,构成了基本的经济活动。当然,由于社会的分工,社会上还存在着另外一部分人从事着另外的工作,比如从事科学研究、文艺创作,这些活动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它创造着精神财富,并通过社会认可的方式纳入生活必需品的分配体系中。不言而喻,由于社会交往和社会交换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物质财富与生产精神财富之间存在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者的密切交融。随着生产的发展,开发新产品、适应新市场在整个经营中的地位上升,广告被引进销售领域,市场调研也被引入生产领域,从而使传?纯粹的物质生产过程越来越多地需要精神生产过程的支撑。不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它们的产品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产——实物资产。伴随着实物资产的生产,我们还进行着另外一类资产的生产,这就是金融资产的生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