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会场“现形记”

人生何处不绽放 作者:潘习龙


懒人的瞌睡多,官僚的会议多。

作为分公司的副经理,陈小花的主要职能就是开会,集团公司每周有大大小小各种会议大约30~40个,学文件、听精神,抓思想、搞作风。陈小花每周90%的时间都在会场,别人是泡吧、泡妞、泡茶馆,小花的工作就是“泡会”。公司员工调侃她是“陈会长”。

集团公司毛董事长是一位官腔十足的领导,自诩为与某伟人长相很相像,每天模仿伟人的语音、神态、夹香烟的方式,甚至苦练伟人的乡音,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了做特型演员的水准。

毛董事长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唯一的乐趣就是找人开会,会场成了他再现伟人风采的舞台。一杯茶,一支烟,成了他会场的必备道具。不得不散会的原因是香烟抽完了,要去买烟了。

董事长开会讲排场,10个人可以讨论解决的会议,他会折腾出100人;100人的会议折腾出1,000人。有一次,他召开分公司总经理会议,人头数倒是凑齐了,但人事处核实发现一半的参会人员是普通员工,因每次会议要签到,很多分公司的领导无奈之下派员工冒名顶替。

毛董事长气愤地说道:“我们是开分公司老总级别的会议,而你们竟敢派普通员工冒名顶替,公司的指示怎能有效地传达和执行啊?如果老总缺席,那整个会议也就变味了!”随后,毛董事长严厉处罚了缺席的总经理。这件事之后没过多久,董事长为挽回颜面又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讨论“会风”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参会者倒是悉数到场了,但整个会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坐在前面几排的往往是级别比较高的领导。装模作样地听,有时还点头与主席台上的领导做目光交流。你看坐在第一排旁边的那个年轻人,他是毛董事长的秘书,假装在做笔记,事实上他是在准备下一场会议的讲话稿。你别看有些员工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事实上,他们都有瞪着眼睛睡大觉的本事。

坐在中间几排的,都是咱们集团公司的骨干。他们想坐在后面几排,但又不敢,位置表明了态度。靠过道坐的几位仁兄不停地回头看后面的门,仿佛门比领导的脸更有魅力,随时准备趁守门人打瞌睡的机会溜走。远离过道的参会者没有逃跑的企图,职别摆在那儿了,你敢跑吗?你明天还想不想吃饭了?但远离过道也有优势,干私事更安全。因此,他们都是带着“家伙”来的,有背英语单词的,有读专业书籍的,有看报纸的。还有人仗着自己的眼睛小,眯着眼睛装酷,事实上正在玩手机游戏呢!

坐在后面两排的更悠闲,从座位上就知道他们的处境,在集团公司早已被边缘化了。有些快退休了,有些升迁无望了,有些是压根没能力但有后台,领导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一眼望去,真是众生百态,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有人在传纸条交流,有人在相互发短信,有人在剪指甲,有人拿着化妆镜在补妆,还有人趴在同事的肩上睡觉,把同事的长发当成伪装物。趴在肩上也就算了,可别流口水;睡觉也就算了,别打呼噜雷响!嘿,说你呢!别把会议室当成你家的卧室,你还让不让别人睡啊?

每次开会,董事长的发言内容相近,用词雷同,语调一致。正如很多枯燥的儿歌一样,一遍一遍地重复,容易让听者犯困,董事长的讲话可以录成经典的婴儿催眠曲,定能热卖。

小花参加过的会议名目有好几百种:董事会、理事会、办公会、座谈会、民主会、通气会、吹风会、研讨会、汇报会、碰头会……如果我把会议名目一口气念出来,不把自己憋得半死,也会让你头晕眼花,患美尼尔氏综合症!

不仅董事长要发言,其他坐在台上的副职每个人都得发言,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惯例。请别人坐主席台,不让别人讲上几句,不是存心让人难堪吗?怎样的领导带出怎样的兵,一个个副职的语言神态像毛董事长的克隆版本;他们的讲话翻过来绕过去,都是那几句,像保健品脑白金的广告一样,一句广告词无数遍地重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提高效率;杜绝形式,落到实处;抓住机遇,再上台阶……。”结果所有领导想讲的话都讲完了,群众想听的话一句也没听到。

网上流传着一首歌谣,道出了很多参会者的心声:开会再开会,不开怎么会;本来有点会,开了变不会;有事要开会,没事也开会;好事大家追,出事大家推;上班没干啥,一直忙开会;大会接小会,精神快崩溃;打盹有技巧,脑袋不能垂;不然被逮到,就要倒大霉;开会一下午,实在有点累;没听两三句,喝水四五杯;说来真惭愧,开会千万回;唱了大半天,到底会不会?还是没明白?赶紧再开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