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度访谈:选择性、启发性、高强度信息交换(1)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 作者:袁岳


深度访谈:选择性、启发性、高强度信息交换

在专业研究领域中,有人把定性研究的资料称为“真实与深入的”研究资料,把定量研究的资料称为“坚实的”数据。而深访资料即属于“真实与深入”的资料类型之列。深度访谈中的“深”是如何实现的呢?

1.它意味着有很强的选择性,不同于漫谈,深访直接将谈话聚集在有限的问题点上突破,因此可以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将许多相关信息串联出来。

2.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性沟通。受访者在进行大量的实际行为时,未必进行过周全的事前思考,行为场景也没有系统记忆,事后也未进行过认真总结,而深访则促使受访者因口头表达的需要驱使大脑去进行回忆、反思,这种反思往往使受访者本人感到,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这类过往行为经验可以如此复述出来。

3.一种高强度的信息交换。在普通的谈话中,对话者的话题形成具有随意性,允许长时间沉默,有大量的客套和闲聊,话题也有更多的交互性。但在深访中,访谈一方面总是使用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受访者持续回答或者回到正题上回答,是一种在访问者管理压力下,主要内容线路由访问者确定的交流过程。

4.一项特殊的言语事件。一个白领在回家的路上被拦截,一位在超市中购物无数次的家庭妇女被邀请参加访谈,一个企业管理者要利用两小时时间与一个专业调查公司来的人就公司绩效考核问题进行一段时间的沟通。这时,深访打破了受访者平时的行为序列,是一项新“插入”的议程。“深访”越深,访问者对于受访者以前行为表象(前台因素)背后的各类动机与原因(后台因素)的了解越多,而对于受访者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度越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访消费是从受访者生活流程中进行的一次“切片”检查。

因为具备以上特点,抛开定量研究方法不谈,仅仅就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深度访谈具备解读受访者行为含义的强有力的能力,以受访者本人的逻辑脉络去系统联结相关事实,了解其关联原因。

当然,这种研究角度也具备一些明显的缺陷:

1.受访者对事实的选择性表述及含义的自利解读;

2.受访者记忆有限性及单一挖掘角度的有限性;

3.不少事实与经验受受访者语言化表述的限制而难以充分表达;

4.信息传递受到沟通环境、与访问者个人的关系、访问者个人技术的限制;

5.受访者主观因素作用限制沟通的积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