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领访谈的七个基本方法(5)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 作者:袁岳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同一种问题的设计方式,通常高端受访者更强调访问者与自己地位的平行性。较低端受访者对这一点比较开放一些,但平行规则也同样生效。过高或过低形象的访问者会改变受访者的对话态度与内容选择。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适当地选择与受访者对应的访问者,比如使用一位23岁的大学毕业生去访问一位45岁的知名企业家很可能不得其门而入,因为在受访者的眼里,这样的访问者只适合传递一些简单信息而不适合进行慎重而深入的对话,而合适的可能是一位年龄相仿的资深研究人员——“对话是需要对手”的,就启动问题设计来说,平行式情况下,可以把问题设计得更为开放一些,而如果双方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心理地位的不平衡性,问题往往只能设计得较为具体细致,受访者出于某种考虑即使能接受访问,但双方平和而灵活的沟通气氛就很难有效建立。

即便从外表形象来看,比较平行的访问者与受访者,也需要进一步在访问的动态表现上显得更为平行。访问者以一种自信轻松的姿态进入访问,在访问过程中自信到足以和受访者对话,是在整个访问中表现出心理平行性的重要因素。

表4.2总结了有助于深访实施的措施。

表4.2有助深访实施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使用的有益措施确保受访者承诺给出专门的接受访问的时间。但也要在访问提纲中适度标注每一问题的使用时间量,以便控制。

通过语言表达、期望与受访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使得受访者乐于贡献信息。

使用追问、理解式沟通与保密承诺,解除受访者担心,避免两面三刀的信息给予方式。通过表扬、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受访者更愿意提供信息。

与容易建立关联性的访问者尽量使用平行访问法,避免受访者感到访问者无法明白自己的文化特点与社会认同而给予非真实信息。通过强调受访者信息的价值及对改善产品、服务、政策的价值,激发受访者的贡献积极性。注重近期经验,给予受访者准备时间以改善信息遗忘现象。通过认真的倾听,使得深访成为受访者宣泄敌意、抱怨、挫折感、希望与恐惧的机会。

注意用追问来辨别因受访者文化与沟通能力的原因而导致判断与事例不对应的现象。如果访问者对受访者的情况、境遇表现出真诚的关心与感同身受,就大半能获得受访者的积极回应,这在孩子与老人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

对于消费者有意识水平较低的消费行为,应尽量使用间接的询问方法来追问,而且准备接受受访者可能“真的不知道”的答案。使用现金、礼品等直接酬报的方式,表示我们对受访者劳动的尊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