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发现 你在任何地方 都可以简单过生活(2)

莲叶清单 作者:(美)玛莉安·冯·艾克·麦肯


回顾那些年,我们天真得有些可笑。我们种了好几百棵树,其中有一些,像当地原生的尤佳利树和相思树,勉强撑过那几年的干旱存活了下来。但是,果树到最后大部分都成了槁木,因为一年又一年过去,雨还是不下,地慢慢干裂。我们拥有一座茂密绿洲的梦想果然只是个“梦想”——在一个英国女人和一个美国男人心里的一个梦想,而这两个人对于澳洲丛林的真实情况一点概念都没有。

澳洲原住民在白人来之前已在那片大陆住了五万五千年,他们知道怎样观察、倾听和融入。他们熟悉这块土地的规矩,并且改变自己的生活来适应它。欧洲人却想要带着欧洲一起来,他们设法强迫这片土地接受隔着半个世界之遥的地方发展出来的想法和方式——在那里雨常下,表土层又厚又肥沃。澳洲的表土层却又薄又脆弱,而且气候严酷。早年那些殖民者犯的所有错误,历史都告诉我们了。可是大家还是照犯不误。我们犯的错只不过是众多错误之中的一个。

不过,那倒是个美好的经验:在枯草、矮树和荆棘丛生的三十公亩土地上,缔造一个家园。用自己的双手盖一间泥砖屋,这种事我绝对不愿错过。住在贴近大自然的地方,是令人难忘的恩宠,就像当年那样,有袋鼠整晚在离我们床铺不到十公尺的地方大声嚼草,笑翠鸟粗嘎的叫声在拂晓的时候唤醒我们,蜥蜴在我们的脚边疾走(更别提住在地板下面那条褐色的蛇了,它的存在让人提心吊胆)。

但是,我们若以为自己的“简单生活”实验,是在为地球效劳,那就是自欺欺人。就算最后终于盖好的房子所使用的建材,是从它的所在地挖出来的泥土,但我们带进来的很多东西,却远从数百里之外而来。如果你把创造这座家园所投注的一切能源和资源,比方说一码又一码的灌溉水管、太阳能反射板、电池、电压转换器、帮浦、水槽、发电机等等——这份清单永无止尽——全部加起来,你会发现,用新种的几百棵树和一小片改良过的土壤,远远不能回报我们向地球索取的东西。

过去在城里,我们住的是一排一百五十岁高龄的连栋住宅的一间小屋。我们可以走路、骑脚踏车或是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所以不需要车。房子虽然老旧,但是在一排连栋房屋的中间,所以冬暖夏凉,燃料的使用量很少。我并没有算出确定的数字,不过我非常确定,要是能够测量的话,我们会发现,相较于丛林里那几年所谓的“简单生活”,我们在城里留下的“生态足迹”小得多了。

虽然如此,我也不想改变它。因为生活中的每一个经验,都蕴含着属于它自己的宝藏;而那个经验充满了我可能无法用别的方式得到的教训、洞见和发现。

在这些经验中最大的发现就是,我了解到“简单生活”不一定要住在澳洲的内陆,或其实是任何地方的内陆。在城市里也可以像在乡下那样过简单的生活。住郊区的房子、市区的公寓、船屋、旅社或任何你选择的地方,你都可以简单过生活。现在回想起来,这好像再明显不过了,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汗颜。但就像我之前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也一样。

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在思考逃离“老鼠赛跑”的激烈竞争,过得比较简单的时候,也是从错误的起点开始做计划、做决定。其实,我们应该效法瑞典一位聪明的医师,他叫作卡尔·亨利克·洛贝特(Karl-Henrik Robt)。接下来,我要谈的就是洛贝特和他的点子,他和他的点子提供了一个看待这个主题的方法,我想你会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