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节:发现 压力的阴影(2)

莲叶清单 作者:(美)玛莉安·冯·艾克·麦肯


心理和情绪层面一样也有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就像沼泽里的蛙族故事一样,通常是因为我们认为事情是好是坏的判断,让它们变得有压力。一个性情乐天知命的男人或女人,得在特定时限内完成某个任务,他或她可能会有的态度是:“做得完就做得完,要是做不完,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时候我再看着办就得了。”一个紧张兮兮、神经紧绷的人,随着期限的逼近,则会觉得愈来愈担心,压迫感也愈来愈大,他或她可能晚上躺着睡不着,心想:“可是万一……?”换句话说,造成压力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些事件的态度。

没错,的确是有举世皆然的压力事件:地震、火灾和水灾、意外事故、丧失亲人、离婚、疾病——不管性情如何,这一切都会造成人类有机体的压力。甚至婚礼和圣诞节这样快乐的事件,也都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压力。虽然如此,我们对待这些事件的态度,以及告诉自己有关这些事件的故事,还是可以显著增加或减少它们的压力指数。

对于这一切,大部分人都已经察觉到了。

可是关于压力,还有一个发现令我大吃一惊。那就是,压力有一个隐藏的阴暗面,人们一般不会谈到的一面;和酒精、毒品、糖一样,压力也会让人上瘾。

发现这一点,是在很多年前,在我度了三个月的假回去工作那时候。

当时,我在一个很忙碌的小区健康中心做事,大家都公认那是一份压力非常大的工作。中心的资源只刚刚好够应付需求,所有员工不只“人”尽其用,连校长都要兼撞钟。在我暂别去度长假之前,有好几个星期,我用更快的速度、更疯狂的步调工作,拼命把所有还没收尾的事情处理完,再交接给我的职务代理人。最后一天,我一直工作到晚上。最后,终于做完了。写在便利贴上面那些一个都不许漏掉、最后一分钟才冒出来的指示,全都贴在必要的档上,办公桌也清干净了,然后我才走人。

经过三个月,在游遍整个欧洲,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之后,放松过、充电过的我回到办公室,完全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压力。

不到半小时,步调就加快了。档案和笔记降落在我的办公桌上,电话开始响,各种要求蜂拥而来。我站在那儿,听着电话里某个人的声音,看着我的“收件箱”装得满满的,突然间,我注意到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好像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察觉到自己内在引擎的声响一样。经过三个月安静闲置的日子之后,这个引擎现在又加速运转起来了,我几乎听得到在我的太阳穴附近,越来越响亮的那些运转声。不但如此,它还伴随着令人震惊的一种内在的喜悦,仿佛我的身体在说:“耶——!”像一个坐上旋转木马的小孩,在速度加快、木马开始往上抬升时候的样子。我想到,这很像你好久没喝到茶或咖啡,然后有人递给你一杯,突然间那杯茶或咖啡尝起来美味至极,你心里产生的感觉说:“啊……这滋味真叫人怀念!”

压力会使人上瘾。

在那之后,我开始注意到有一抹似有似无的得意微笑,挂在我那些抱怨自己有多忙的同事脸上。他们是这么的忙,这么的重要,这么的特别,甚至是这么的不可取代。他们的自我,还有我的自我,都以我们的工作具有的压力本质为食粮。

所以,在迈向简单生活的旅程中,我们继续前行的时候,要仔细留意内在的风景。把每一颗石头都翻过来,看看事物的阴暗面。对每一件事都提出质疑,任何事情都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