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产商借移民潮起飞

地产霸权 作者:潘慧娴


土地一直是大地产商的重大财源,要了解个中因由,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香港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香港人口由战前的160万跌至约50万,但战争结束后,人口以每月10万人的速度激增。到1950年,香港人口已增至200万。

大批移民从内地涌港,而香港正蜕变为制造业中心,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这座城市像海绵吸水般吸纳了这批劳工,也因而造就50至70年代的人口暴增。工业蓬勃发展,加上大量移民的涌入,工厂及房屋需求急升,对别具慧眼的人来说,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地产巨贾,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和已故的郭得胜,都把握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在60年代初大举投资地产市场。

这些地产商先是兴建工厂大厦,后来随着人口急剧膨胀,住宅需求旺盛,他们又把业务进一步扩展至住宅市场。60年代,荃湾和观塘发展成为工业区,而荃湾更成为首个新市镇。随着港岛及九龙的市区可供开发的土地日渐稀少,政府在新界发展了三个新市镇,即沙田、大埔和屯门。后来这个发展计划扩大至五个新市镇,旨在为约300万市民提供居所。而这些新市镇发展项目,为新地和恒基等龙头地产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而根据香港地产业的惯例,买地只需支付三成地价作为按金。1965年,香港出现银行挤提潮,因为借贷比率高,数家中型地产商债台高筑最终倒闭。幸存下来的地产商趁机囤积土地,发展壮大,逐渐发展为日后强大的经济财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