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大五败局之俄罗斯经济败局

中国大形势 作者:高连奎


——经济快速转型与经济败局

1991年底,苏联解体。当时,俄罗斯国内主要存在着两大派别。一派是以叶利钦为首的政府派,他们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采用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与货币主义理论来指导俄罗斯转型,力主推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宣称:俄罗斯能够在若干个月内实现市场自由化和经济私有化。

另一派是以俄罗斯科学院为首的,他们主张俄罗斯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但认为应该采取让政府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渐进改革方式,走“特殊的俄罗斯式的转轨道路”,这一派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被认为是保守派,因而在俄罗斯始终不占主流。  

叶利钦认为俄罗斯应该大刀阔斧,进行深刻变革。1992年初,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放开物价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休克疗法的第一步是放开物价。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物价放开没过多久,物价扶摇直上,到了4月份,消费品价格比1991年12月上涨65倍。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货币紧缩压垮企业

休克疗法的第二步,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 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 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私有化变成了权贵化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俄罗斯认为,改革之所以险象环生,危机重重,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不是市场主体,竞争机制不起作用,为了加快私有化进程,政府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以前财产是大家的,现在分到个人,人人有份。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时过境迁,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因此这个措施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1992年12月,盖达尔政府解散。     

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以失败告终

俄罗斯按照“休克疗法”实行经济转轨的十年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危机,政治混乱,经济大幅下滑,少数人暴富,广大民众普遍贫困化。据俄罗斯内部材料,全国出现了8000多个有组织的大型犯罪团伙。俄罗斯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黑手党王国。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0. 4%,物价飞涨5000多倍,农业总产值下降了50%,基本建设投资下降了75%,职工平均工资减少了50%,失业率更是高达30%。到2000年底俄罗斯人的货币收入总量不足美国人的10%,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有专家估计,俄罗斯人均GDP生产要达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也需要15年的时间。3

俄罗斯的问题到底出在哪?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方面:

短缺经济而放开物价必然导致物价飙升

首先,计划经济本身是一种短缺经济,也就是人们有钱买不到东西,而市场经济本身是过剩经济,也就是东西很多,而人们没钱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果贸然放开商品价格,必然导致抢购风潮,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我国在1989年的价格闯关引发的悲剧也是因为这方面原因造成的。

产能不足而紧缩货币必然导致企业破产

其次通过货币紧缩来抑制通货膨胀也不靠谱,只有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才适用于货币紧缩政策,其他情况下都不宜轻易的紧缩货币。俄罗斯面临的问题是消费旺盛,企业的产能不足,这时紧缩货币不能抑制到旺盛的消费力,反而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产能下降,进而导致供求关系更加紧张,引发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俄罗斯就属于这种情况。

市场机制不健全而私有化必然导致权贵化

物价可以一下子放开,财富可以全部私有化,但是市场机制不可能一下子建立起来,供求关系也不能马上理顺,企业家不是一天可以培育出来的。一人一份的私有化证券,相当于货币的增发,本来就为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而那些有权势的人在急速私有化过程中聚集了亿万的财富,而这些人本身不是企业家,他们的目的就是聚敛财富,而非经营企业。

为什么会选择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是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只要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赞成采用这种方法,俄罗斯的各种经济措施都表现出来的那么急功近利,归根结底还是由俄罗斯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叶利钦的执政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用十年或者更长是时间来实现经济的转型,他根本就等不急,因此他采取这种极端的激进措施最终还是处于政治上的考虑,因此俄罗斯转型失败既是经济上的失败,更是政治上的失败。

俄罗斯领导人在结束了一个自认为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的社会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及时的建立起一个新的可以使国家走向强盛的社会制度。俄罗斯的改革成为了国际笑话,其结果是使人民受难,国家崩溃,民族受辱。

美国战胜苏联不过是“蛮族”的胜利

美国战胜苏联,与世界历史上游牧民族战胜农耕民族是一样的,苏联属于内生增长型的经济,美国属于外生增长型的经济,外生增长型的经济体通过产业转移,自己只做附加值最高的高端产业,虽然可以短期内领先,但是一旦失去了外生条件,经济必然停滞,甚至是崩溃,华尔街金融危机就是美国这种外生型经济失去了外生动力导致的经济危机。苏联解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失败,受害的确是两个国家的人民,甚至是更多国家的人民。缺少了苏联的制衡,资本主义的本性再次暴露无疑,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都不断拉大,中产阶级社会解体。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再次拉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民生,如果一个制度不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或是其结果没有改善民生,那这种制度无论如何标榜自己多么的自由文明,这个制度也是野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