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倒霉的天师

乱翻书 作者:五岳散人


著名的《南方周末》曾讨论过“世家”这个问题,有人说中国自从初唐以后所谓“世家”就没有了。即使有,也是属于缩水的“世家”,没有了当年的风采。

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它不对,是因为世家还是有的,虽然只有两家,但毕竟绵延到了今天,而且还享受我国台湾政府的特殊津贴。说它对,是因为如此多的世家都灰飞烟灭,茫茫大地上有这么多人口,竟然只有两个世家。不过,即使只有这两个,其历史也足以自豪。毕竟传承千年的世家,在世界范围都是少有。

一个自然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后代至今还传递“衍圣公”的衔头;一个就是张天师,也传承着“正一嗣教大真人”的称号。不过,这两位当年都跑到台湾地区去了。国民党离开大陆的时候还是想得比较周到,带的也不全是金银珠宝,也知道正统何在。当然,咱这里当时也不稀罕这种正统的象征。

民间都把张家的这位叫做“张天师”,但在最近500年政府的正式公文里,都把他老人家叫做“正一嗣教大真人”。这事要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说起。

话说在明朝以前,“天师”虽然有时候被统治者封为“先生”,但“天师”这个名号还是能得到统治者的承认。在元朝至正十三年,元朝的鞑子皇帝还把历代的张天师都封了号。本来前朝有封号的就多加几个字,没有的就新拟一个。该皇帝还说,天师的印和斩鬼用的剑能流传到今天,是不是真有神灵的庇护啊?这也不怪皇帝发这感慨,因为作为皇权象征的传国玉玺早就不知道埋哪疙瘩去了。那一代的张天师也不负皇帝的恩遇,在元朝都要灭亡的时候,还说自己的教派以忠君安民为本,对于元朝当时辗转送来的册封诏书很感冒的样子。

后来自然就到了明朝。朱元璋基本上就是一个农民,而且还当过和尚。我们知道,即使某人当和尚的时候其实心里很不爽,但为了证明自己青春无悔,还是有那么点情结的。

朱元璋是不是有这个心理基调不得而知,但他对于中国文字的认识确实比较初级。比如他认为“天师”一词的意思是“天的老师”,所以这称号极不妥,应该改成“正一嗣教大真人”。其实这就属于望文生义的典范思考。“天师”的意思不是张家狂妄到当天的老师,那等于是要当玉皇大帝的老师,真正的意思应该是“天降的仙师”。所以,有明一朝,文字狱流行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元璋虽然文字上不大通顺,理路还是比较清楚,至少给了张天师一个正二品的世袭官位,后来被他的子孙升到正一品。虽然跟孔家衍圣公比起来,在入朝朝贺的时候待遇差了一点,但毕竟只是在供给的驴上少了几头而已。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两个世家的待遇就差得多了。天师品级不但降到了正五品,还不许朝贺了。按照《天师道史略》记载,从此天师道开始真正的衰落。其实这话说得没什么水平,一个非要依靠统治者才能兴旺的宗教,并且依靠的还是统治者赠与的官衔,要说衰落的话,接受官衔的那一刻就已经完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