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始(1)

灵魂的自由 作者:伊能静


书要截稿的这几日,我却迟迟无法总结完毕。

看着那些伤痛、疑惑、压抑的文字,一篇篇的喃喃自殇与自语,亦不明白它们要被看见的理由。

重复地把自己结痂的伤抠起来,看它渗血再变成伤,第一次看会觉得惊心不已,第二次看会同情欷?,但一而再地看,最后只会使人不耐。

一个要伤害自己的人,是必定得不到爱的。

于是想,那就把这些字烧了吧,不要出版了。

每天看着那些打印出来的文字,与出版社讨论,但却依然不懂得书要被出版的理由。会不会只是再引起复杂的讨论,或更多的讪笑与挞伐。

拖着拖着,无法总结与付诸印刷的字。

那天面对空白的纸,脑里比纸还白。终于不勉强自己,在夏日初到的细细雨夜、闷热的凌晨,没带伞、去买书。

在书店里依然烦躁,只想回家,就打电话给出版社,说稿子都烧了。

路上拿着三十本书,惶惶惑惑地回家。点上雪檬桂花精油,听静心的音乐,决定放弃书写。

然后,拾起了《钻石途径》。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你的本体是非常有智慧的,它会丢给你一些冲突,让你有机会观察这些冲突,然后你才能认清一些事。这些状况并不是要为难你,如果视其为一种困境,你一定会很难过、很痛苦。假设你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障碍往往来自于家庭、成长、生活、情感、经历、成就、物质、人际关系。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障碍,我们根本无法忆起要寻找灵魂里真正安住的自己。

那些被我们视为人生最大的障碍,疼痛而无法解脱的,往往都是引导我们看见灵魂的过程,更是此生都要修习的功课。当我们在痛里渴望止伤时,那便是灵魂与大我对话的开始。事实上那样的对话从没有停止,只是我们被绊倒了不愿站起来,只愿扮演受害者的哭诉,不愿倾听。

人们往往会竭尽所能不去感受这些洞。但他们觉得如果贴近那些洞,自己一定会被吞没。举例而言,当他们贴近爱的坑洞时,可能会感觉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虚所带来的威胁。

我一直想逃离不完美,努力追求爱的完美。为了那个假想的完美,我压抑、强求。然后当一切破碎,我又不断内疚、自责、鞭打自己,以为这样才是人该有的品德。我每天消弭负面能量,拼命努力只要正面能量。

然后每天起来就要自己承担微笑。直到内在彻底崩溃,洞更深更黝黑。

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心中的洞。但一旦关系毁坏,才会发现那个洞从来没有被填补。甚至因为关系的消失离开,让心中的破洞更大。唯一的方法是不再寻求外力填补,而是拥抱觉知自己的空洞,看见它并且接受它。当你不再逃避或审判那个空洞,你的真我才会显现。

看不见生命的坑洞,就以为自己远离了。寻找其他的人、或事物来补洞,终有一天会发现坑洞更大更多。因为每一种情绪都会再次引起其他的洞。嫉妒引起愤怒,愤怒引起复仇,复仇不成引起压抑,压抑引起伤痛,伤痛引起自我失败感,自我失败感引起恐惧,恐惧引起逃避,逃避引起封闭。于是,本是为填补爱的空洞的一切外在,最后却成了各种大小空洞的源头。

但我的灵魂却对我说:“不要害怕心里有无法愈合的洞。”无论那是来自亲人的关系,或爱情的互相填补,或人际关系的无法处理,或工作成就的难以达成。要学会不带评价地去观看自己的破洞,并且学会承认那些伤痕和失败,深爱它,并与它们和平共处。当你爱自己也包含自己的缺失时,你就会完整且不再恐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