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难在当下的本质(2)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 作者:刘建华


与美国资本市场比较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下:

(一)资本市场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尚存在一些体制性问题,例如,过于依赖行政监管、监管工作缺乏应有的灵活性等,这些因素使得监管工作的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以资本总量来看,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远远不及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从融资结构来看,我国境内企业等机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资本市场,境内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就融资工具而言,我国资本市场是以股票、债券以及基金为主,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还处在萌发发展阶段,品种单一。

(三)投资者比例不合理

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偏小、资金分散、实力弱,而中小投资者比例较高,他们选择资本市场多以短线操作为主,是为了获得资本利得,投机情况较为严重。

(四)市场化程度不高

2005年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遗留问题,基本实现了国有股、法人股与流通股的同等权益,但资本一级、二级市场尚未脱离行政干预,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下,造成了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大,投机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晚,存在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这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原因。

二、我国中小企业为何融资难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其实是由来已久的突兀印痕,它折射的是一个群体的隐痛,那些步履蹒跚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有一笔辛酸而愁苦的集体记忆。

造成这一普遍现象最本质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先天存在不利于融资的因素

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资产和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盈利能力也比较差,抵御市场能力较弱,因而偿还贷款的能力容易受到削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