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难在当下的本质(3)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 作者:刘建华


中小企业先天存在不利于融资的因素:生产经营随意,管理不够规范,甚至缺乏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具备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报表不健全,无法向融资方提供有效信息;组织关系简单,自身资产规模不大,无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担保,且固定资产积累较少,传统可抵押担保资产不足,担保责任难以落实。

(二)贷款风险高

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高于平均水平。到2008年末,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是11.6%,高于整个银行业七八个百分点。

(三)信用担保机制体制不健全

一是,担保公司实力不强,银行不愿把过高的信贷风险寄托于担保公司;二是,担保公司过高的收费标准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三是,担保公司承担过低的风险责任使银行不愿与其发生交易。

(四)融资结构失衡、渠道太窄

如果我们从融资结构理论分析,就会发现,现实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融资结构失衡与融资渠道不畅。

表1-1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融资渠道对比

融资结构 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 发行债券 股票融资 其他

美国 30% 42% 7% 18% 3%

中国 60% 20% 0.3% 0.6% 19.1%

观察表1-1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的占了绝大部分,通过外源融资(企业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不足1%,银行贷款则为20%。

而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业主资本)仅占30%左右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国中小企业的比率;在外源融资中,金融机构贷款达到42%,股权融资达到l8%,债券融资也达到5%,这些都显著高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相应比率。可见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实际上是总体上的外部融资难。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市是最好的途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