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反收购(1)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 作者:刘建华


目前,兼并收购俨然已成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占领市场份额的一种有效手段。综观世界上众多的知名企业,几乎都是通过这一方式取得了现今的霸主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公司的收购案例将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反收购活动相应增加,收购与反收购的战争也愈演愈烈。

一、善意收购与恶意收购

面对收购方的收购活动,目标公司的股东、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反应,即同意或不同意被收购。

如果目标公司同意被收购,收购方的此次收购即善意收购;反之,目标公司反对被收购,收购方依然对其实施强行收购,这种收购则称为恶意收购。

在恶意收购的情况下,目标公司不同意收购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么是因为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了;要么是因为目标公司相信反收购行动能提高收购方的出价;要么是因为目标公司的管理人员担心收购会使自己丧失现有的职位……

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目标公司采取各种反收购策略。

二、反收购策略

目标公司的反收购策略有很多种,但我们可在收购方发出收购要约的前后阶段,将反收购策略分为防范性策略(收购要约发出之前)和应对性策略(收购要约发出之后)两大类。

(一)防范性策略

1.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即公司“宪法”,是一部契约性的法律。

目标公司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使收购方较难接受其中的条款,或提高收购方的接受成本。

在西方国家,对公司章程进行修正的反收购策略被统称为“驱鲨条款”。主要包括:

(1)“公正价格”条款。

有些收购方以现金购买51%的股票,另用债券交换剩下49%的股票。目标公司股东会因害怕收到债券而将股票低价卖出。

“公正价格”条款可以规定收购方必须对所有股东支付相同的价格,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收购方以溢价收购吸引那些急于退出的股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